
9月29日零时,一条交通大动脉的贯通改写了鄂湘两地山水相依的时空刻度。随着全福河枢纽互通的水马全部移除,呼北高速鄂湘界段与湖南炉慈段高速同步通车,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
宜张高速的便捷性,藏在“拉直”的路程与缩减的时间里。此前从宜昌前往张家界,需多段转换路线绕行,4个多小时的车程让不少游客望而却步;如今沿呼北高速行驶,仅18.8公里的鄂湘界段,就将原本经224县道需1小时的路程,压缩为15分钟的顺畅通行。这条穿行于武陵山脉的通道,将长江三峡与张家界两大黄金旅游IP的通行时间压缩至2.5小时,让“朝赏峡江碧波,午观张家界奇峰”从过往的出行奢望,变成如今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
交通的蝶变,正推动两地文旅资源从“各自绽放”走向“双向赋能”。宜张高速如同一条精准的纽带,北接长江三峡,中连壶瓶山、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牵张家界世界自然遗产,将散落的山水景观串联成可深度体验的文旅长卷。以往“近景远路”的困境,让不少游客想游三峡又念张家界,却因路程折腾不得不进行取舍。如今这一局面彻底改变,周末跨省游成为“说走就走”的轻松选择——宜昌人走高速去张家界赏奇峰,张家界游客沿通道来三峡观大坝,这种“双向串门”的场景,正是交通打破地域壁垒的生动体现。
高速通车的温度,体现在贴合需求的便民细节中。麒麟观隧道灯光柔和明亮,南河大桥护栏整齐矗立,炉红山隧道正中间的“湖南界”标识牌清晰醒目,充分准备每一处细节,静静等候往来车流。炉慈高速专门设置老峪、东岳观两处服务区,不仅配备加油站、充电桩,便利店、餐饮区、母婴室、司机之家也一应俱全,即便长途自驾,旅客也能随时停车歇脚、补充物资。这些设计不只是追求“通路”,更注重“畅行”;不只是满足“走得了”,更保障“走得舒适”,让每一次跨省出行都少了奔波疲惫,多了几分惬意。
对武陵山区的县乡而言,这条高速是打开发展新局的“金钥匙”。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如今宜张高速通车,叠加正在建设的宜来高速、沿江高铁,五峰正从“武陵边缘”向“鄂西南交通枢纽”迈进。山货能沿高速快速运往湘鄂市场,游客可轻松走进山寨感受民俗,“靠山吃山”不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底气。
宜张高速的全线贯通,从来不止是一条路的通车。它是一座桥梁,连接起鄂湘的山水,也串联起两地的发展机遇;它是一把钥匙,打开文旅融合的新空间,也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可能。曾经鄂湘边界的“山水阻隔”,变成如今的“山水相依”;过往的“跨省不易”,变成现在的“当日往返”。这条2.5小时的通道,绘就的不只是一张交通图,更是一幅鄂湘协同发展、百姓共享便利的民生图景——这正是交通建设服务民生、赋能发展的深层意义。(覃桂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