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老挝机场,坐上等候在停车场的大巴车。年轻的导游小伙自我介绍,他叫阿龙,祖籍是中国,是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的后代,曾在中国云南留过学,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交流起来没有任何障碍。
“中国是老挝的老大哥,老挝是中国的小老弟。老挝虽然很穷,但我们很幸福……”导游阿龙如是说。
老挝是一块待开发的处女地,是地球上少有的清净之处,是那种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纵观,其疆域似一轴铺开的绿色长卷,更似一块被湄公河温柔缠绕的翡翠,静卧在中南半岛东北部的皱褶里。湄公河如一条鎏金的丝带,串联起它的脉络,滋养着沿岸城市与村落,让山水间既有野性的壮观,又藏着烟火的温柔。它的美从不是锋芒毕露的惊艳,而是湄公河的水,雨林的风,稻田的穗,一起酿出的温柔,尝一口,便醉在时光里。
老挝确实很穷,它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没有工业、没有科技。没有工业就没有污染,老挝的土地肥沃,庄稼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更没有转基因,蔬菜简单洗洗就可生吃,在当今能吃到一口没有污染的食品是多么的奢侈啊。老挝几乎没有医院,城市见不到药店,有病了人们上山采点草药,基本上就能解决问题。老挝是佛教国家,人们普遍善良,犯罪率极低,几乎没有什么监狱。他们虽然物质匮乏,但是精神富有,灵魂干净,一心向佛,没有被现代的物质欲望所裹挟。我在想,一个国家,食品安全、生活安逸、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心灵自由,这就是他们快乐幸福的根由。
老挝国家和人民是热情好客的。疫情前,我去过最穷的国家是埃及,在埃及吃的住的是所有之前去过的国家中最好的。老挝比埃及更穷,吃住比埃及更好。吃的可口,秀色可餐。住的舒适,空间敞亮。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是一样的,穷人家里来了客人,会拿出最好的吃食招待,而富人家里来了穷人,别说吃饭,甚至不给你喝瓢凉水。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家里来了亲戚或派到家里吃饭的下乡干部,我就很高兴。父母总是把家里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他们,唯恐招待不周。饭端上后,父母就把我们打发到院子,我就站到门外透过门缝向里窥探。看着客人吧唧吧唧吃的满头大汗,馋得我咕噜咕噜咽口水。客人碗筷放下了,表示吃饱了,可父母总劝他们多吃点,甚至趁客人不备,舀一勺就倒入人家碗里。这时我多么希望父母不要再劝,给我们几个孩子也留点,打打牙祭。反观,一次去法国,在一家餐厅用早餐,门口赫然用汉语写着,每人一个鸡蛋,不得将食物带出餐厅,这分明是侮辱中国人,这就是这些所谓的发达国家的待客之道。
出去旅游,不仅是一次身体的位移,也是一场心灵的远游,更是一场修行,渡人渡己。每次旅游,总能遇到几个可爱的旅友,他们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甚至比景点本身更深刻。男旅友,大家都称其为榜一大哥,鄜州人氏,打扮时尚,带着直播工具,听他说,原准备在老挝搞直播,因审批流程的原因,没有批下来,言语中流露出不尽的遗憾。他是团里的开心果,与人自来熟。他像女人一样讲究,随身带着太阳伞,墨镜,防晒口罩,防晒霜、防晒袖套,各类化妆品、面膜一应俱全,连头发都是定制的,特别的阳光。虽然我们年龄相仿,总感到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感叹人家对生活的那种细腻和精致。他带的这些东西,我一样也没有,从来就没用过。在我的观念里,阳光出来晒一晒,下雨了淋一淋,风来了吹一吹,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都是最好的,不要拒绝,不要逆天,坦然接受就好。
女旅友,保安人氏,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浑身散发着随性,柔软和铺天盖地的热情。既有男人身体的敦实壮硕,又有女人的丰腴圆润,自个调侃说,我多年就赚哈这把身体。在湄公河游船的船头,她对我说,大哥,来,劳驾给美女拍个照。与她一起来的身材瘦小的中年男子,要跟她手拉手摆一个动作拍照,她连忙推辞,使不得、使不得,我这么粗,你那么细,不相称,难看死了。我第一次听女人把瘦小的男人形容为“细”,真是语言天才。逗的我不知啥时候,把手机的拍照模式转换成了录像模式。离开老挝时,大巴车把我们送到机场,她非常热心的帮助别人拿行李搬东西,到机场大厅办理托运手续时,竟然发现自己的行李丟了,好人有好报,行李失而复得,这女人真是傻得可爱。
在拉勃拉邦,导游提前告诉我们,见了穷人家的孩子,千万不要给钱币,我们老挝穷是穷,但穷的有骨气,我们不是乞丐,给了钱就变味了,他们会不高兴的,但可以给点小食品。这天,我们要探访老挝南部大山深处一个偏远的一个小山村。我们二十多人分趁三辆“嘟嘟车”,(就是皮卡车上打了个帆布篷),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公路上,颠的人肠肠肚肚翻江倒海,车子浑身在响,就是喇叭不响。“嘟嘟车”停在一个商店的门前,大家下车或多或少都买了点小食品,当车子行驶到村庄拐弯处,附近突然传来几个小孩的呼叫声,小孩们拼命撵着“嘟嘟车”跑,嘴里不停的喊着什么,我不知发生了什么情况,示意司机把车停下来。原来孩子们伸手要吃的,我们连忙把小食品递给他们,司机见状,嘴里不知嘟囔了一句什么,又启动了车子。有些食品来不及递到孩子手里,掉到路上,孩子们捡起东西,继续撵着车子跑。刚下过雨,道路泞泥不堪,有两个孩子,跑着跑着拌到在泥水里,浑身溅的像个泥猴,见状,同车的几个女人早已泪流不已。当车到目的地后,有几十个孩子等在那里,车子还未停稳,他们一拥而上,伸手要东西,场面一度混乱,几分钟后,游客手中的食物一扫而光。此时此景,真让人泪目,后悔买的东西太少了。
晚上,在首都万象举办了一场宴会,宴会开始前,组织者突然宣布,要给我老婆过生日,原来这天正是她的生日,感谢他们的细心,在异国他乡,把她感动得稀里哗啦。
作者:冯志胜,笔名,若水,供职于延安市劳山林业局,甘泉县作家协会主席,延安市作协会员,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发表在多家杂志和网络平台,部分作品收录于《作家精品文选》。寄情山水,喜欢用文字营造诗意般的生活。
责编:卓西玲
编辑:刘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