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铿锵奏响文化新声,非遗画卷铺展千年底蕴。10月19日,新建文化中心(文化馆、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总建筑面积达13001平方米的文化新地标将免费开放,让南昌市民多了一处触摸历史、感受艺术的“诗意打卡地”。

徐国亮摄
开馆现场一派热闹景象:喧天的锣鼓敲出喜庆氛围,孩童们的精彩表演赢得阵阵掌声,模特手持馆内展品图片缓缓走过,将文化馆的多元魅力娓娓道来。市民们怀着期待与好奇走进场馆,在明亮雅致的空间里,感受着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民生温度。
孙沐雨 摄
“这里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我们老百姓的精神家园!”正在准备参加合唱排练的熊女士笑着说。据了解,新建区文化馆以全民艺术普及为核心使命,全面承担文艺活动组织、团队培训、群众文艺创作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外文化交流以及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等职能。馆内一、二楼功能布局科学合理,设有排练大厅、合唱排练厅、书画室、舞蹈室、瑜伽室、摄影室、戏曲室、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多功能教室等一系列专业场所,旨在充分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艺术需求,让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徐国亮摄
本次开馆备受瞩目的亮点——位于文化馆一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该馆由江西日报传媒集团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策展布展,将地方坊市、民俗和语言等文化元素与现代灯光技艺和数字展陈方式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创新观光场景成为文化中心的最大亮点。
据了解,该馆建筑面积约880平方米,分为,“风情篇——故事新建”“风味篇——舌尖新建”“风物篇——百工新建”“风采篇——活力新建”四大主题篇章,其基本陈列秉持“让非遗从历史回归当下”与“非遗即生活”的策展理念,创新采用“生活化的再造”方式,以“文化空间”为叙事线索,遵循“地域与人群——生产与生活——精神与习俗”的逻辑脉络,将新建区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遗项目巧妙融入不同的生活情境中进行重组与呈现。
为增强参观体验,布展团队综合运用了数字魔墙、纱幕投影、微缩模型、投影交互、AR互动、场景还原、实物展示等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为观众打造了沉浸式的观展环境。前来参观的市民王先生说:“一边逛展,一边沉浸式互动,体验感很好。”
孙沐雨 摄
新建文化中心的落成开馆,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生动实践。这座文化新地标,不仅是展示新建区千年底蕴的“城市窗口”,更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活力平台”。如今,当市民步入这座文化中心,在触摸历史、感知艺术中,共同守护文明薪火,让千年古邑的文化之光愈发璀璨。
来源:大江新闻 全媒体记者孙沐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