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同庆,山河共月。
今年,国庆的红色激情与中秋的金色浪漫在8天假期里再度相逢,一幅流动中国的繁荣图景在南北东西徐徐展开,家国同庆的喜悦也转化为文旅市场的蓬勃动能。中国城市报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经其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7天国庆节假日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7天国庆节假日增加1081.89亿元。
从江南水乡到西北边塞,从都市霓虹到乡野星空,8天长假点燃了全民出行热情。传统与新潮在此刻交织——赏月雅集与国潮市集相映成趣,小众秘境与热门城市共分秋色,文旅消费在理性与品质中探寻新平衡。今年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我们既看见文化脉动的深沉回响,也捕捉着旅行方式的时代蝶变,文旅市场在传统与新潮的碰撞中,焕发出别样生机。
10月5日,大批游客在江苏南京夫子庙景区内游玩。中新社记者 泱波摄
“窝囊式旅游”兴起
从“征服山河”到“疗愈自我”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放弃赶行程、拒绝疲惫感、拥抱低能耗的“窝囊式旅游”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旅游不是为了征服大自然,而是为了与自己和解。”在浙江省台州市神仙居,乘坐电梯实现“无痛上山”的游客王先生道出了不少游客的心声。无论是电梯上山、滑梯下山,还是缓降型蹦极或酒店躺平,都是松弛型旅客的舒适区。在台州神仙居、宁波象山灵岩、郴州莽山五指峰等景区内,配备了电梯或索道等助力游客轻松上山的设备。据携程数据,假期这些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幅在20%至100%不等。
还有一批秉持“省更多的力、看更多的风景”理念的游客,纷纷选择“司导包车游”。携程数据显示,在国内,北京包车游假期订单同比增长75%,四川阿坝等风景胜地包车订单增长翻倍;境外,包车游更是呈现深度化趋势,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0%,其中日本市场GMV(商品交易总额)增长180%,斯里兰卡市场GMV同比增幅超300%。
“这个假期反映出旅游消费的核心转向体验,旅客不局限于‘到达’目的地,而是渴望‘融入’。”携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表示,这种由表及里的需求变迁,正是中国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的有力证明之一。
10月5日,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绿骆驼灯”亮时,农户牵着骆驼有序通过。中新社发 张晓亮摄
观光让位体验
旅游消费进入“情绪价值时代”
眼下,传统的到此一游式观光已逐渐被环岛骑行、非遗体验、夜游演艺、城市解谜打卡等体验式玩法取代,游客对于行程的期待不再停留在景点本身,而是转向内容与情绪上的满足。
以文化体验为例,马蜂窝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每天300场演出轮番上演的非遗演艺狂欢节让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热度上涨88%;广东深圳盐田小梅沙海洋世界将国家级非遗沙头角鱼灯舞搬进水下展缸,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国潮体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夜间限定的“非遗板凳龙”与“烟花盛典”成为游客夜游新去处。
据飞猪数据,连续举办3天的四川泸州酒要会·银河左岸音乐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朋友,去往泸州的订单量同比增加45%。“音乐节有我和朋友们都很喜欢的歌手和乐队,坐高铁过来也方便,大家便约在泸州相聚。”成都大学生小宋称,参加完音乐节后,他们还会在泸州多玩两天,深度体验城市魅力。
乐迷的热情也让泸州文旅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银河左岸音乐节有薛之谦、吴克群等知名歌手加盟,售票近10万张,省外观众占比48.6%,有效带动泸州餐饮、住宿消费增长,给泸州带来了市场新引力和消费新热潮。
从傍晚到凌晨,从日落到日出,中秋月圆夜,乐迷因热爱在海边相聚,是新青年音乐节山东日照站最具吸引力的精巧构思。“和演唱会不同,舞台上的人不是唯一的中心和主角,来玩音乐节的乐迷更看重互动和氛围,舞台下同样精彩。”据该活动主办团队核心成员杨博透露,为乐迷提供高质量的“情绪价值”是音乐节的核心卖点,新青年音乐节之所以很快跻身国内头部音乐节IP序列,其沉浸感的打造和富有巧思的设计功不可没。
演唱会和音乐节被称作“行走的GDP”,“一张票根N次消费”让乐迷“早点来、晚点走”。据了解,日照10余家景区面向乐迷推出首道门票减免、优惠或二次消费打折等政策,市内文旅资源形成有效衔接,增加乐迷从“一日游”变“多日游”的可能性。
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柳孜镇运河码头的濉溪星聚城《运河千灯夜》项目于国庆节当日启动。据濉溪星聚城总出品人马克介绍,此项目是启明东方团队在全国打造的第五座星聚城,团队深入挖掘运河人文故事,为游客呈现一场集消费场景构建与全域沉浸演艺于一体的文旅大作。
假期里,濉溪星聚城《运河千灯夜》项目吸引了不少淮北本地及周边城市的游客。“平时看惯了传统演出,而《运河千灯夜》带来的则是另一种震撼。”一位来自宿州的游客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当看到演出中运河商贾往来、码头人声鼎沸的场景,他仿佛看到了家乡非遗灯会的升级版。那种“汴河灯火照千年”的熟悉感与濉溪创新的演绎手法产生了奇妙的共鸣,让他深感运河文化的血脉相连。
10月4日,亲子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体验推石磨。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摄
个性化住宿与“串游”
定义度假新方式
除了追求更有体验感的旅行经历,更多游客也期待在住宿中获得不一样的感受。据途家数据,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该平台的蒙古包、木屋、石屋等特色化民宿订单量增幅都超过了30%。恰逢中秋节,许多民宿房东自发为客人送月饼、组织集体聚会,让远在异乡的旅人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
入住途家丽江福见客栈的一位游客在中秋节当晚参加了民宿老板娘举办的聚会,和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一起摇骰子赢月饼、喝酒聊天看月亮。“大家来自不同地方,却在同一屋檐下相聚。这种轻松热闹又温馨的氛围,是单纯地游览景点给不了的。”该游客说。
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表示:“年轻游客正在通过民宿寻找更具个性化和烟火气的出行体验。旅行不只是选择目的地,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此外,8天的假期使得多目的地“串游”玩法更加普遍。木鸟民宿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2次及以上多段出游订单同比上涨20%,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一个长假玩转多个城市。
来自内蒙古的王先生选择了提前出行。9月28日,王先生入住苏州平江路附近的民宿,国庆假期首日在周庄古镇游玩,随后前往上海、杭州、淄博,10月8日由淄博返回内蒙古。来自重庆的莫女士则选择了“南昌—上饶—黄山—景德镇”的旅游路线,行程达5天。
国庆、中秋假期,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濉溪星聚城内大型巡游演艺精彩纷呈。启明东方供图
“三高”路网打通文旅动脉
“微度假”激活消费“毛细血管”
国庆、中秋假期前夕,由高速、高桥、高铁组成的“三高”线路密集上新,串联多种主题景区和旅游产品,使得出游半径在300公里左右的旅行频次更高,体验更加丰富。同时,假期中,小客车免费通行全国收费公路政策,以及全国各地推出的文旅活动和消费补贴,进一步刺激了国内文旅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9月,最新开通的高速、高铁和高桥项目包括九绵高速、襄荆高铁、沈白高铁、花江峡谷大桥、常泰长江大桥等。其中,花江峡谷大桥被誉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桥上的蹦极、跳伞等低空旅游项目和空中咖啡厅,将一座高桥变成了一个玩法丰富的热门景区。
据同程数据,在花江峡谷大桥通车的带动下,国庆、中秋假期,花江大峡谷景区搜索热度同比增长178%。同时,黄果树、万峰林等沿线景区搜索热度提升明显,其中黄果树景区门票搜索热度同比增长227%。
值得注意的是,长假的游玩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通行费的政策刺激下,自驾游用户规模进一步扩大。飞猪数据显示,假期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约60%,其中乘坐飞机、高铁落地后再租车自驾的趋势尤为明显,机场、火车站附近的场站租车门店成为这个假期最热门的取还车区域。同时,游玩项目也越来越丰富,例如包含演出门票、讲解、民俗体验、特色餐饮、旅拍等在内的国内目的地玩乐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78%,包含潜水、海钓、跳伞、滑雪等体验在内的出境游目的地玩乐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近30%。
此外,在自驾游、自由行以及高铁游等碎片化出游趋势的带动下,低线城市及县域旅游目的地的热度继续快速提升。途牛数据显示,绵阳、自贡、毕节、遵义、黔西南、宁德、柳州、信阳、唐山、丽水等目的地热度同比增长更为显著。
“三色”交织点亮小长假
“小城热景”成出游新常态
国庆节叠加中秋节,再加上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红色、月色、秋色成为8天长假的旅行“主题色”。由此延伸出的红色文博游、赏秋户外游、观景赏月游,以及主打合家欢的主题乐园亲子游,成为假期旅行的主流玩法。国内部分“文旅宝藏城市”以知名景区为核心吸引力,凭借便利的交通,以及丰富的日游和夜游活动,形成了层次丰富、主题多元、玩法多样的“小城热景”;一些热门景区兼具红色旅游和赏秋、赏月属性。
为了让游客深度沉浸于国庆与中秋双节交织的温馨氛围,锦江酒店(中国区)各店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多元特色服务与体验活动。从中秋佳节的花灯与月饼制作、节日彩绘体验,到免费租借民族服饰满足旅拍需求,以及精心布置的国庆主题互动打卡角,乃至凌晨驱车往返机场帮助客人更换拿错的行李、为消费者细心缝补掉落的衣扣等细微之处,都彰显出锦江酒店的人性化服务。
各大红色文化景区通过沉浸式展览、红色主题活动和历史故事讲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缅怀先烈、了解历史。马蜂窝数据显示,绵阳两弹城、延安1938文化街区、橘子洲头、嘉兴南湖、泸定桥、遵义会议会址、红旗渠、井冈山、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等红色景区的热度紧随“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之后。
另据同程数据,国庆、中秋假期,在小城旅游中搜索热度最高的红色景区、赏秋景区和夜游景区分别是延安市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上饶市望仙谷。在中秋合家欢氛围的烘托下,以主题乐园为代表的亲子游项目备受热捧,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位居主题乐园假期预订热度之首。
此外,随着常泰长江大桥的通车,常州中华恐龙园假期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跻身假期国内热门主题乐园前五。苏州锦夜·青靛甪直景区在国庆、中秋假期增加了白天场的演艺、游戏活动,以及夜场的打铁花、川剧变脸喷火、武术杂技等互动项目,使得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假期景区夜游接待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3%。
免签政策持续升温
中外游客“双向奔赴”
随着中国对多国免签政策效应持续释放,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等成为假期入境热门客源国。华住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华住旗下酒店共接待外宾超5.7万人次,同比上年国庆假期增加了75%。
正值中秋时节,外国游客通过亲手制作月饼、编制中秋宫灯、穿着汉服赏月等方式,主动拥抱并沉浸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独特氛围。
湖南张家界一直颇受入境游客欢迎。中国城市报记者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宣传部获悉,假期中,仅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就接待了境外游客1.77万人,同比增长25.53%。国庆节当天,武陵源吴家峪标志门广场上,“盛世华诞・鼓舞中华”全民欢庆国庆节系列活动启动,当《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响起,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挥舞国旗、齐声高歌,瞬间将广场化作一片激情澎湃的红色海洋。“张家界的美景令人惊叹,我从未想到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唱歌庆祝中国的国庆节。这种氛围深深地打动了我,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快乐!”瑞士游客瑞德感慨道。
此外,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黄龙洞景区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热度攀升。航线穿越峡谷,掠过绝壁,游客以全新的视角从空中俯瞰世界地质公园的雄伟壮丽,收获非凡体验。来自澳大利亚的游客凯利欢呼:“从空中俯瞰张家界,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欣赏美景,真的很棒!那些山脉令人惊叹,还可以看到湖泊,从空中看它们很美。这次的旅行真的很美好!”
这个长假,出境游市场同样表现亮眼。“加长版”假期以及各式拼假攻略,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成为国内游客解锁境外长线目的地的绝佳时机。马蜂窝数据显示,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土耳其外,埃及在今年迎来大批中国游客,一举进入假期热门国家前十;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和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更是冲入热度增长最快的国外景区前三。
在埃及深度探索古老文明,去非洲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正成为越来越多追求个性化与深度化游客的心仪之选。
“我发现曾经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在非洲是真的能够实现近距离观察,肯尼亚马赛马拉的相关体验非常值得一试。”北京白领小郭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踏上了肯尼亚的热土,即使没看到动物大迁徙,也圆了近距离观看野生动物的梦想。她由衷地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只有近距离站在动物眼前,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人与自然,人与动物都应该和谐共处。”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