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乘坐高铁过来才1个多小时,比以前自驾省了一半时间,这趟‘皖南川藏线’之旅太值了!”10月11日,宣绩高铁开通运营一周年当天,南京游客周女士带着家人在储家滩打卡,手机里满是皖南初秋的美景。这一年,这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巨龙”,正以飞驰的速度为宁国市铺就发展快车道,让“山水资源”变成“经济优势”,让“长三角腹地”成为“发展前沿”。
高铁重塑了宁国的文旅版图。宣绩高铁将南京至绩溪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让宁国彻底融入长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曾经藏于深山的美景如今触手可及。数据显示,一年来宁国南站累计到发旅客达143.2万人次,日均到发4000人,节假日峰值更是突破8300人;客流涌动直接带动旅游数据攀升,今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超45%。
从“云端公路”到老街古巷,高铁串联起散落的文旅“珍珠”。清晨的储家滩薄雾未散,停车场已排起自驾车流;改造后的河沥溪老街里,手工月饼的香气与皖南花鼓戏的唱腔交织,国庆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5.8万人次;青龙湾机场的低空飞行体验、山顶咖啡的“演唱会+村咖”模式,更让年轻游客甘愿“为体验而来”。“高铁+生态游”“高铁+文化游”的主题产品持续走俏,让“过路客”变成了“过夜客”。
高铁开通不仅带来了客流,更打通了“山货出山”的快车道——宁国山核桃、茶叶、香菇、笋干等特产不再“藏在深闺”。高铁物流与电商直播的结合,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把农产品销往长三角各地。在河沥溪老街的文创摊位上,印有龙窑文化元素的核桃酥、笋干礼盒成了游客必带伴手礼,这种“非遗+特产”的组合,让传统农产品附加值翻了番。
产业联动效应持续释放。依托高铁带来的交通优势,宁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批文旅康养、智能制造项目相继落地。“以前谈合作要反复奔波,现在上海客户坐高铁过来考察,当天就能往返,合作效率大大提高。”宁国经开区招商负责人表示,高铁拉近的不仅是时空距离,更是资本与机遇的距离,让宁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蓝图变为现实。
高铁飞驰一周年,改变的是时空距离,不变的是发展初心。从文旅火爆到产业升级,从民生改善到区域协同,宣绩高铁正以“钢铁力量”托举着宁国的发展梦想,在长三角一体化的画卷中,续写着“速度与激情”的新篇章。(胡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