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我从北京乘坐飞机前往喀什,在那里主要游玩了喀什古城,高台民居和白沙湖等地。”10月15日,来自天津从事金融业务的韩全鑫女士告诉记者,她之所以选择喀什,是因为这里景美人少,被开发的商业化程度低,给人一种返璞归真之感。
韩女士在喀拉库勒湖拍照留念
今年国庆旅游地图呈现出显著的“去中心化”趋势,新兴目的地的热度呈现指数级增长。据高德“扫街榜”数据显示,这个假期,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扎堆传统热门景区,而是选择“反向出行”。国庆期间,山西应县木塔、广东博罗县罗浮山风景区、辽宁凌海市布达拉宫广场、辽宁本溪小市一庄、河北正定县古城等地纷纷跻身全国热门景区,成为年轻人“奔县”的重要目的地。
为躲避汹涌人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战略放弃”热门景点,转向那些安静清闲的非旅游名城。在这一趋势下,传统景区退居为“反向出行”的注脚;而那些消费亲民、无需复杂规划且能体验地道生活的小城,则凭借其冷门不挤的优势,成功跻身为新一代的宝藏目的地。
传统热门景区过度拥挤带来的体验衰减是“反向出行”的直接动因。当长城上的游客摩肩接踵,当西湖边寸步难行,旅游已从身心愉悦变成了身体折磨。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厌倦“打卡式”旅行,更追求“不拥挤、高性价比、原生态”的体验感。
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透明化消除了地理隔阂,社交媒体上无数小众景点的分享,为“反向出行”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支持。美团数据显示,9月前半月,“早市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70%。吉林集安早市、沈阳小河沿早市、黑河国际大早市、哈尔滨红专街早市、天津西北角早市、锦州石桥子早市等成为“早市附近酒店”热门搜索目的地。
阿克苏老城夜市
而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使得曾经遥不可及的边远地区变得触手可及。近年来,我国高铁网络不断延伸,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租车服务便捷高效,曾经遥远的县城小镇如今轻松可达。基础设施的联通打破了地理隔阂,为“反向出行”提供了物质基础,让年轻人可以轻松实现“说走就走”的县城之旅。
更深层次上,“反向出行”折射出社会心理的集体转变。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开始厌倦程式化的旅游消费,渴望在旅行中找回自主性和掌控感。“我认为新疆、西藏等地的景色有其独特之处,站在这些地方,个体的渺小感会瞬间涌上心头;而与此同时,城市生活带来的禁锢感被彻底冲散,没有限制,灵魂仿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韩女士说。
天山托木尔大峡谷
当然,“反向出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突破多重挑战:如何跳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局,精准挖掘并凸显地方独有的文化与资源特色;如何升级服务品质,建立清晰的行业标准以规范市场秩序;如何在开发利用与生态文化保护间找到平衡点,守护好目的地的文化原真性,这些都是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选择“反向出行”的背后,是敢于跳出热门框架的勇气,更是善于发现小众价值的智慧。毕竟,真正的旅行无关打卡地的热度,而在于内心沉淀的感受;无关人群的流向,而在于在独处与探索中对自我的重新发现。
作者 _ 许晨星
图片 _ 受访者供图
审核 _ 刚罡
监制 _ 万李娜
本期编辑 _郭权祺 赵昕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