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街以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就与桂林路商圈、红旗街商圈形成了“一轴两翼”的协同格局,不仅释放了老街的文化活力,更以烟火气与文化味点燃城市消费新热潮。近日,走访新民大街及周边的红旗街、桂林路两大商圈,找寻其背后的联动密码。

新民市集内融合了多种业态,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味和感受长春独特魅力
激活城市基因
打造消费新场景
今年长春航空展期间,市民游客既为飞机掠过天际的震撼所动容,也沉浸于历史老街温暖的脉动之中。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已经成为很多市民游客观看航展后的“下一站”。航模、火星体验舱等与历史建筑并肩而立,这里已俨然成为一幅可感可触的“天空长卷”。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后,老街的青砖灰瓦间就升腾起市集烟火气,新民大街已成为城市更新的试验田、文商旅融合的样板间。这里以文化为内核撬动消费活力,以商业为载体激活城市基因,正在书写一条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经济共振的新路径。
最近几周,新民市集的人气持续升温,市民游客每次到访都能发现新的惊喜:高端品牌与特色商户数量显著增加,涵盖老字号、文创IP、地方特产等多个品类;文化体验从传统展陈升级为沉浸式互动场景,非遗技艺体验区、长影主题打卡点等成为热门停留地;街区管理服务也实现精细化提升,增设了导览标识、智能停车系统及便民服务站,让消费体验更舒适便捷。这种“周周有新意”的动态迭代,不仅强化了商业吸引力,更通过场景优化与服务升级,持续巩固其作为城市消费地标的核心地位。
日前,市民刘晋在新民市集一隅驻足良久,指着“吉版风物文创”摊位感慨道:“到新民大街走一走,逛一逛市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活力!老字号鼎丰真糕点软糯可口,长影的文创又新又潮,连免费茶水都透着贴心……把咱长春的文化和烟火气都亮出来了。作为土生土长的长春人,我特别骄傲!”
在“东发合”摊位前,工作人员主动向游客递上特色产品试饮。这家拥有139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特别设立了“免费饮水站”,成为新民市集上颇受欢迎的便民服务点。“自市集开张以来,每周的客流量和销售额都十分可观!”吉林省东发合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铁顺介绍,为了更好地参与新民市集,企业还推出9折促销政策,部分商品在叠加政府消费券后,优惠幅度接近20%,这种营销组合有效提升了市民的购买意愿。
此外,新民市集还同步开通现场下单、快递直发服务,为异地游客解决物流难题,让市民游客足不出户即可感受正宗“长春味道”。多家商户反馈,有了这项服务后,订单量实现翻倍增长。这种便捷的配套服务不仅激活了潜在消费力,更突破地域限制,将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影响力延伸至全国各地。
成都游客赵晏希兴奋地一边展示刚购买的商品,一边说:“长春的农特产品太惊喜了!蓝莓汁酸甜可口,人参元液能够强身健体。最让我意外的还属满族刺绣工艺,不仅图案精美,针脚还十分细密,真是太令人赞叹了!这次,我买了不少长春特产,准备回去送给亲朋,让他们感受一下来自北国春城的惊喜。”
新民市集成功打造了兼具文化底蕴与烟火气息的消费新场景。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客流超276万人次,带动周边商圈形成“一轴两翼”联动发展格局,成为长春激活城市消费活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典型实践。依托新民大街历史文化名街的深厚底蕴,新民市集打破传统市集的纯商业属性,将历史建筑风貌与文化体验深度绑定;坚持便民惠民导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消费链条,构建“老字号+新锐品牌+特色业态”的多层次业态体系,从首期的54家到四期164家商户,有效满足年轻群体社交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截至目前,新民市集已累计吸引客流超276万人次
“一轴两翼”齐飞
赋能协同发展
新民大街作为长春城市文脉的轴线,巧妙构建起“一轴两翼”的黄金布局:与红旗街商圈,桂林路商圈距离短,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这种“一步之遥”的地理优势,使新民大街自然成为客流枢纽。在规划中,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打通了历史街区与现代商圈的物理连接,更通过文化体验与消费场景的有机融合,让市民游客在逛完历史文化街区后,顺路就可体验红旗街商圈的时尚潮流和桂林路商圈的烟火气息,实现“一轴双翼”的消费联动,让商业活力从历史街区自然蔓延至周边商圈,真正实现了“逛得进、留得住、带得走”的消费新生态。
逛完新民市集后,不少市民游客顺着周边街路自然而然步入桂林路商圈。桂林路商圈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各种美食应有尽有。东北特色烤冷面、锅包肉的香气直冲鼻尖;风味臭豆腐摊前,晶莹的油花在锅中翻滚,食客们排着长队,一边等待一边举着手机拍下美食。街角的网红饮品摊位前,冰镇奶茶、手工果茶和酸奶吧台人头攒动,年轻人手捧饮品边走边喝,杯壁映着霓虹灯光,成为夜色里最亮眼的风景。生活用品摊位也热闹非凡,发饰、耳环、钥匙扣和文创手机壳等整齐陈列,吸引着年轻女性驻足挑选,市民顾洁笑着对记者说:“你看这手绘的木质发卡,比网红店的爆款更特别。”旁边的一位市民也对着记者笑言:“新民市集逛饿了,转身来到桂林路商圈,吃喝玩乐一气呵成,这才是长春的夜生活!”

桂林路商圈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各种美食应有尽有
桂林路商圈的喧嚣尚未散尽,周边咖啡厅里的人流也络绎不绝。记者来到大可咖啡,看到暖黄灯光透过落地窗洒在路人肩头,店内木质桌椅整齐排列,绿植从桌面垂落,墙上挂着卡通人物和素描画作,吧台前,咖啡师正专注地萃取咖啡液,蒸汽裹着蜜桃与咖啡豆香气氤氲升腾。来自广东的游客顾蔚然举着手机拍着展示架上的摆件,愉快地对记者说:“长春这地方真妙,新民市集热闹得像过年,临近商圈的咖啡馆又极富文化气息,这趟来得太值了!”
桂林路商圈内,各种新奇特色小店星罗棋布,文化符号与时尚设计自然交融,让市民游客随时都可以发现惊喜。在一家名为大树当家•趣味商店内,粉嫩的玩偶歪着头靠在玻璃杯旁,钥匙扣、头饰和化妆包整齐陈列,仿佛正在等待有缘人将它们带回家。“这里每一样商品都像从童话里蹦出来的小精灵,随便哪个都觉得可爱,让人眼花缭乱,我选了半天才选定三个钥匙扣!”正在结账的市民周古月笑着说。大树当家•趣味商店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消费要的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美的精致感。这些可爱小物不只是装饰,更是心情的出口——逛完新民市集累了,摸一摸它,疲惫就散了,这才是年轻人想要的治愈感。
红旗街万达广场前同样人流如织,市民游客带着逛新民市集的余兴,纷纷涌入这个时尚地标,开启一场美食与时尚的沉浸之旅。商场餐饮区人声鼎沸,炭火嗞嗞作响的烤盘前,食客围坐一桌,铁板牛肉的焦香裹着辣椒面直冲鼻尖。“逛完新民市集后,我顺路参观了长影旧址博物馆,参观完又来品尝美食。”市民黄杰举笑着说。
一旁的服饰区,设计师联名款潮流T恤与复古街头风外套在橱窗里闪耀,年轻顾客正试穿带有几何镂空设计的卫衣,店员刘可心一边帮消费者调整肩带一边介绍:“最近的爆款是国潮设计师联名系列,年轻人酷爱这种个性范儿,销量稳步提升。”
步行至这有山商场,文旅与文创的浓厚氛围悄然流转。步入“山门”,一座高达30米的挑空山坡建筑巍然矗立,蜿蜒的石阶小径盘旋而上,直抵峰顶。山道两侧,美食餐饮区、影院街区、文创街区等店铺鳞次栉比;山坡、山洞与木质建筑巧妙融合精致与市井、时尚与传统,营造出一处宁静优雅的城市小景。沿着“上山路”缓步而行,便能收获一段完整的短途旅行体验。
市民纪一萌刚从新民市集步行来到这有山。她驻足在文创柜台前,轻轻摩挲一枚她刚刚购买的54路文旅专列造型的书签,对记者笑着说道:“新民市集的烟火气尚在鼻尖,汽车文化就接上了——我买这个不是只买个纪念品,是把长春故事装进了口袋,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带得走的长春’。”

新民市集的人气持续升温,市民游客每次到访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文商旅深度融合
深挖消费潜力
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到便民服务的贴心温暖,从老字号的匠心传承,到新锐品牌的创意碰撞,新民大街这条老街正以城市会客厅的姿态,书写着精彩的长春故事。
要让新民大街持续焕发生机,带动消费提档升级,需要在文化内涵与数字技术中寻找融合点。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孔相宜建议进一步深挖长春特色文化资源,让文化“活”起来,让消费“热”起来。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开发专属小程序,提供AR导览、线上预约、特色商品预订等功能,让游客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新民大街的魅力。
在文商旅融合方面,孔相宜则表示,可加强与长影旧址博物馆、五四中央车站夜市等文旅IP的联动,形成“文化+商业+旅游”的良性循环。桂林路商圈的多巴胺彩绘墙和红旗街商圈的有轨电车文旅专列,都是成功的文旅融合案例,值得继续深化。同时,要建立常态化运营机制,定期举办主题市集,确保活动的可持续性,避免“一阵风”现象。
当文化与商业相遇,当传统与现代交融,当数字技术赋能实体消费,将为长春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记者手记


新实践开启新未来
“一轴两翼”联动,为城市消费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开启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重塑了城市消费链,更彰显了长春以文化赋能经济、以创新激发活力的战略智慧。
长春将历史文脉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城市标识度的文化消费IP,以文化厚度提升消费吸引力,实现“消费即体验、体验即传承”的升级;推动“一轴”与“两翼”在业态布局、服务标准、体验流程上实现无缝衔接,建立跨商圈联动机制,形成“市集引流—商圈承接—体验深化”的消费闭环。
“一轴两翼”联动模式超越了传统商圈建设的单一维度,成功激活城市存量资源、释放消费潜力。这一实践不仅为长春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重要引擎,更贡献了文化赋能、创新联动的示范样本。未来,随着模式的深化与拓展,长春将真正实现“文化活起来、消费旺起来、城市强起来”的良性循环,书写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 源:长春政事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