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王馨怡
随着国庆中秋假期“请3休12”的“拼假族”旅程结束,旅游市场迅速进入价格回落、体验提升的“错峰”模式。记者近日从春秋旅游、去哪儿、途牛等多个平台获悉,节后机票、酒店价格普遍“腰斩”,而往年由“银发族”主导的错峰游市场,如今正迎来大量年轻面孔,20至40岁的年轻客群正逐渐成为秋冬错峰出游的增长主力。
价格“跳水”趋势显著。去哪儿旅行大数据显示,10月中下旬出发的机票均价较十一假期下降36%,连锁酒店的平均支付价格也降低近三成。记者在平台检索发现,以“上海出发”为例,10月下旬部分日期飞往长沙、威海、哈尔滨、西宁等地的机票(不含机建燃油费)低至200元;国际航线方面,飞日本名古屋、大阪仅需383元起,飞韩国济州岛、新加坡的价格也不到500元,较国庆期间降幅超过一半。
记者综合多个平台数据发现,从目的地来看,境内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城市;境外则以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为主,其中日韩短线游凭借距离近、签证便捷等优势尤受欢迎。
90后语言教育工作者周颖刚结束了她的错峰之旅。10月11日从上海飞往广东揭阳,15日返程,机票往返含机建燃油费为917元,入住民宿每晚不到300元。“比国庆省了一半!”周颖告诉记者,更让她满意的是旅行体验:“去了牛肉火锅、生腌、砂锅粥的网红餐厅,基本没有排队,体验感很好。”
周颖的选择,折射出当下年轻客群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春秋旅游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秋冬错峰游预订人次已超去年同期,其中20至40岁的年轻客群占比近40%,与“银发族”的差距已缩小至10%左右,而过去这一差距通常在15%至20%。年轻人正逐渐打破节假日集中出游的固有模式,意识到错峰出行不仅能避开人潮、提升体验,也能大幅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他们对深度体验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长白山初雪、京都红叶等秋冬专属景观,正成为吸引年轻人出行的重要因素。
记者了解到,在这股错峰游“后浪”中,女性成为绝对主力,占比超过60%。她们的出行呈现出鲜明特点:近八成选择自由行或小团定制游,更青睐“半自助”模式——自行预订交通与住宿,再灵活搭配当地的旅拍、探秘博物馆等体验类产品。她们热衷打卡特色小店,偏爱设计型民宿和网红酒店,也看重文创产品的独特性。
这种碎片化、个性化的消费方式,也倒逼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年轻客群的多元化需求对传统旅行社的资源采购和产品包装提出了更高挑战。旅行社正主动适应年轻消费者偏好,挑选独特的文化和体验类资源进行灵活组合。比如,在安顺产品中加入打糍粑、体验蜡染等本地文化内容,在西江苗寨赠送旅拍兑换券;在日本高松自由行产品中提供濑户内艺术节礼包、市中心酒店,并配备热门景点门票或交通票,同时支持按需加购一日游项目,满足年轻人“既要自由,又要品质”的出游需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