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正式启幕。在B1“数智新城馆”区,余杭以“文化+科技”为策展主线,打造了一个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开放式展区,集中呈现了区域内12家单位、11个重点项目的创新成果,成为文博会现场一道亮眼的风景。
走进余杭展区,“良渚VR大空间·神纹之约”沉浸式体验区瞬间吸引目光。观众戴上VR设备,便可瞬间“穿越”回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在虚拟世界中亲手“触摸”玉琮神纹,漫步于远古的水坝与宫殿之间。
“我们这次带来的是与良渚先民同览5000年前的村庄样貌,以及坐在神鸟背上俯瞰整个莫角山宫殿建设过程这两个片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由良渚博物院、杭州良渚古城文旅集团等联合打造的项目,借助先进的VR技术,将静态的文物与动态的叙事结合,让古老文明以可感知、可互动的方式焕发新生。
不远处,小派科技带来的高端PCVR头显体验区前也排起了长队。观众沉浸在逼真的虚拟场景中,或探索宇宙苍穹,或体验竞技游戏的刺激,惊叹声此起彼伏。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成为连接古今、激发想象的桥梁。
展区另一侧,杭州超节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无界AI魔镜”前同样围满了好奇的观众。这是一面融合了传统硬件与尖端AI技术的“魔法镜”,内置500多种创意模板。记者看到,一位观众站在镜前拍照,短短20秒后,系统就生成了四张风格迥异的艺术写真——从油画质感、水墨意境到赛博朋克风,效果令人惊艳。“这个太好玩了!”一位刚体验完的年轻女孩兴奋地展示着手机里的AI生成照,“不用化妆、不用后期,瞬间就能拥有大师级作品。”
如果说科技感是余杭展区的“骨架”,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其“血肉”。在“径山点茶互动体验区”,茶礼师正优雅地演示着宋代“七汤点茶法”,茶筅击拂,沫饽渐起,引来不少观众驻足。更吸引人的是,观众可以亲自上手,在指导下尝试点茶、作画,体验一把宋人的风雅。
与之呼应的是“千抹茶趣”展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创始人向记者介绍,他们深耕抹茶产业链11年,此次带来了多款“天花板级”的抹茶新品。展位上,抹茶冰淇淋、流心酥等产品琳琅满目,将非遗技艺融入日常零食,让传统文化变得“可口”起来。
同样聚焦传统工艺现代转化的,还有杭州良渚黑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不仅1:1复刻了良渚黑陶文物,更开发出黑瓷餐具、黑陶茶器等实用器皿。一款采用古法渗碳工艺烧制的黑陶茶器,触感温润,据说能软化水质,提升茶汤口感,吸引了不少茶道爱好者。
在余杭展区,文化的创新表达形式多样,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活力。杭州守川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款《黑神话:悟空》天命人1:1半身像霸气十足。植发、硅胶肌肤、精细的铠甲还原,极致的工艺细节令手办收藏爱好者们流连忘返。另一边,浙江梦巴格地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则带来了“史前萌兽”和“萌仔茶话会”系列动物模型,栩栩如生的剑龙、俏皮的小熊猫,为展区增添了不少童趣与生机,实现了“把自然带回家”的温馨愿景。
在余杭文化“新三样”展区,网文网剧网游精彩纷呈,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杭州)、国家(杭州)短视频基地创作运营中心、杭州(余杭)游戏电竞创新发展中心构筑坚实的文化“新三样”出海平台。杭州(余杭)游戏电竞创新发展中心落地以来,引进拓能者科技、灼魂科技等游戏企业50余家,赛世电竞带来的模拟赛车体验引擎轰鸣,展示了游戏电竞产业与科技、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
此外,自然造物民艺商店带来的传统手工艺再生作品,以及阜博集团在数字版权领域的创新应用,也以其独特的业态丰富了余杭展区的文创版图,共同勾勒出余杭文化产业多元、开放、融合的生动图景。
漫步余杭馆,这里展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文化+”的无限可能。科技为文化插上翅膀,非遗在创新中延续生命,IP在创意中积累价值。这场持续至10月20日的文化盛宴,无疑将成为推动余杭乃至杭州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契机。“余杭将做深‘文化+’文章,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支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持续激发余杭文创新动能。”余杭区文创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