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缠缠绵绵,把三门峡的十月浸得湿漉漉的。站在黄河廊道浩吉铁路桥下远眺,往日此时该进入蓄水期、呈现“青水黄河”景致的库区,如今却是浊浪滚滚,黄褐色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涌而下,三门峡大坝的泄洪口持续腾起白色水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在这个秋天有了最鲜活的注脚。
往年十月,大坝库区早已褪去汛期的湍急,清澈的河水静静倒映着两岸秋景,是市民拍照打卡的好去处。但今年不同,从九月末开始,雨就没真正停过。淅淅沥沥的雨丝织成密网,把崤山、函谷关的轮廓揉得模糊,也让黄河的性子变了模样。往日温顺的河面,如今像被唤醒的巨兽,浪头拍打着廊道的石基,溅起的水花带着泥土的腥气,落在栏杆上,转眼就积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天空的灰云和桥上掠过的列车。
晨雾未散时,站在廊道上,看黄河从雨雾深处涌来,水色是浓得化不开的褐黄,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泄洪口的水雾顺着风飘过来,沾在脸上,凉得人一激灵。远处的三门峡大坝像一道坚实的脊梁,拦着奔涌的河水,却拦不住雨势带来的湍急——上游持续的降雨让入库流量节节攀升,大坝不得不开启泄洪孔,白色的水流从闸口倾泻而下,砸在下游的河床上,激起丈高的水花,轰鸣声隔着雨幕传来,沉闷却有力,震得人胸口发颤。
往日里,这个时节的黄河廊道该满是散步的市民,有人牵着狗,有人扛着相机,等着拍“青水映秋枫”的景致。可今年,廊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撑着伞的人驻足,也只是匆匆拍几张照片便离开。栏杆上的青苔被雨水泡得发亮,石砖缝里积着泥沙,踩上去要格外小心。倒是河面上的水鸟多了些,它们贴着浪尖低飞,翅膀沾了雨,却依旧灵活地穿梭在浊浪间,像是在和这反常的秋天较劲。
雨下得最密时,浩吉铁路大桥的钢索上挂着细密的水珠,顺着缆绳往下淌,在半空连成银丝。列车驶过大桥,轰鸣声被雨声滤过,变得悠远而厚重,与黄河的浪涛声交织在一起。透过雨帘看列车,像是在流动的画里穿行,钢铁的硬朗与河水的汹涌,在这雨雾中竟有了几分和谐——大桥跨着河,河拥着桥,雨又抱着这一切,构成了三门峡秋日里最特别的风景。
没人说清这场雨还要下多久,也没人知道“青水黄河”要等多少时日才能重现。但站在这雨里,看黄河别样的壮阔,倒也生出几分不一样的心境。往年的秋是静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温婉;今年的秋是动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迈。雨还在下,黄河依旧奔涌,三门峡的十月,便在这雨与浪的缠绵里,写就了一段独属于这个秋天的黄河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