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记者 程俣薇
清晨,吉林长白山站站台薄雾氤氲,一列“复兴号”高铁鸣笛启程。与此同时,G331吉林段(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也正式通车。近日,一铁一路,一快一慢,两条“黄金通道”并行开通,不仅重塑了东北地区的交通格局,更推动吉林交旅融合按下“加速键”,以“快旅慢游”的新模式迎接八方来客。
“以前从北京到白山,得先飞到长春,再转乘坐汽车3个多小时,全程要折腾7个多小时,周末想来趟林海之旅几乎不可能。”刚走下沈白高铁的北京游客周颖,手提轻便行李,难掩激动,“现在高铁4小时33分直达,我连登山装备都带齐了,计划在长白山玩三天,再沿G331去珲春看‘一眼望三国’。”沈白高铁的开通,改写了吉林东部的交通版图——辽宁沈阳至长白山最快只需1小时53分,通化、白山两地也告别了不通高铁的历史,正式融入沈阳“2小时经济圈”。
这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旅游动脉”。沈白高铁将辽宁沈阳、抚顺和吉林通化、白山、长白山等城市与景区串联成线,红色文化、生态风光、民俗风情如珍珠般被一一串起。通车当天,沿线村民自发来到田间地头、山脚路边,手举人参、玉米、松花石等特产,向列车乘客发出“秋天的邀请”。通化市围绕“秋意通化‘醉’美‘枫’景”主题,推出四大板块13类旅游产品和30多项文旅活动,并实施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半价票及住宿折扣等优惠政策;白山市推出“白商惠”微信小程序,集中推介人参、松花石、矿泉饮品等242款特色产品;延边州推出普惠制交通补贴,长白山景区则着力提升游客体验,让游客“乘高铁而来,带口碑而归”。
如果说沈白高铁是“快旅”的引擎,那么G331吉林段便是“慢游”的绝佳载体。这条边境公路自集安延伸至珲春,串联起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国家森林公园,86%的森林覆盖率让公路成为一座“移动的观景台”。“开车走在G331上,每隔一段就有惊喜。”自驾游客李建军说,“以前去珲春总觉得路途遥远,现在一路风景一路玩,边开边拍,根本不想快。”他此行特意带上无人机和三脚架,只为捕捉沿途的云海与枫叶之景。尤其在防川段,公路紧贴图们江,对岸的朝鲜村落与这边的中国田园同框,这样的画面在别处难得一见。
双线贯通带来的红利,不仅体现在游客体验的升级,更激活了沿线产业的“链式发展”。在通化东昌区,朝鲜族民俗村经营者金顺玉正忙着培训员工。她说:“高铁开通后,游客明显增多,周末几乎天天爆满。我们除了保留传统歌舞表演,还新增了手工辣白菜腌制、民俗服饰试穿等体验项目,并对员工进行了服务礼仪和多语种接待培训,要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在白山市抚松县,长白山脚下的旅游包车司机王师傅也感受到了变化:“以前客人多是包车往返,如今乘高铁来的散客明显增多,周末几乎闲不下来。”
从“可达”到“可留”,吉林交旅融合的深度转型,更体现在细节的打磨中。通化高铁站以长白山雪峰为设计灵感,屋顶复刻山形轮廓,墙体饰以冰雪纹样,连空调出风口都融入山水元素,让游客甫一下车,便能感受通化的红色底蕴与冰雪魅力。而在G331沿线的百年榆树观景台,木质栈道、休息长椅、双语导览牌等设施一应俱全。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介绍,去年以来,围绕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一条‘一通百通’的幸福路、致富路、振兴路”目标,吉林着力塑造“长白秘境·吉线331”品牌,对G331吉林段沿线的集安国门、长白千年崖城等20个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实施改造升级,新建龙井古树咖啡驿站等11处旅游打卡点,改建集安大吉他广场、长白山恩都里等8个文旅消费街区,并开通太极湾、龙山湖、百年部落等8处主题驿站,为自驾游客打造“快进慢游”的全新体验。
双线开通不是终点,而是吉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如今,在吉林的高铁沿线与边境公路旁,“快旅慢游”的惬意体验与文旅融合的生动场景,正共同勾勒出一幅东北振兴的鲜活图景。
G331吉林段美丽秋景吸引众多自驾游爱好者 悠游吉林供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