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收获与希望同行。
10月12日,历时15天的2025云南·大理永平第十届博南文化节暨黄焖鸡美食节带着岁月的痕迹和韵味“回家”,留下四件“攒劲”的大事小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赋能添力永平向新、向好、向幸福!
攒劲之一
博南文化园开园,缔造永平新地标
所有付出,终不会被辜负。承载着永平18余万干部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博南文化园,从规划走向落地,备受青睐。
▲博南文化园开园,缔造永平新地标
这座总投资3.65亿元,集永平历史文化、边屯文化、古道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重要文化地标,踏着2025云南·大理永平第十届博南文化节暨黄焖鸡美食节的韵律盛大开园,让永平县城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更加繁荣。功能齐备的体育馆、文化馆、农览馆、图书馆、博物馆、游泳馆、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六馆一场”,成为全县文化休闲和健身娱乐新天地,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幸福。
▲博南古道馆里,众多游客跟随讲解员一探古道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带走美好记忆,留下不舍之情
镶嵌在园内的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博南古道馆,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厚重,被誉为“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精品馆”,它聚焦“出境通关”叙事核心,设序章“博南·永平——博大广达之交通枢纽”,及“千古博南·山高水长”“大道博南·人力所通”“多姿博南·和美与共”“味道博南·乡愁悠远”“渊源博南·名随道传”“长歌博南·命运共融”六个单元,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实物、声像、实景、书籍等手段,系统呈现博南古道千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族与味道记忆。“双节”期间,它像一块磁石,吸引了众多游客,大家跟随讲解员一探古道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带走美好记忆,留下不舍之情。
▲博南文化园里,动人的旋律与升腾的烟火气交织
攒劲之二
明厨亮灶执牛耳,万人同吃黄焖鸡
永平黄焖鸡,一道诞生于博南古道马帮的传奇。它的灵魂,藏在猛火快攻里,裹在文火焖煮中,更渗在博南山鸡的鲜嫩里。相传,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品尝后大加赞赏,称其为“滇中第一佳肴”。
▲永平黄焖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架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紫铜锅炒制黄焖鸡
经过千年的继承和发展,永平黄焖鸡融合文、旅、商、体、农新业态,成为“滇菜名菜”“全国‘土特产’名录”,为永平赢得“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
银江河畔,11.3米“飞凤王争霸赛”擂台高耸,来自7个乡镇11支“博南山鸡”参赛队分批登台比远近,胜了就当“飞凤王”,主人沾光拿奖金,输了就当“黄焖鸡”,主人卖鸡把钱数。
富足山下,“笼中逐凤”赛场鸡仰人翻,喊声、笑声交织成一片。每轮结束,有人手拿3、4只,有人手捏鸡毛,有人两手空空,全都玩得不亦乐乎。
▲永平黄焖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架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紫铜锅炒制黄焖鸡
黄焖鸡体验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紫铜锅架在九层台阶的大灶台上,灶台内炭火通红,锅内油烟滚滚。“嗞……”永平黄焖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将鸡肉倒入铜锅,捏着大锅铲用力翻炒烹饪,并依次将干辣椒、蒜瓣、草果、姜片等佐料投入锅中。锅与铲交融之际,缕缕香气弥漫。
▲“万人同吃黄焖鸡”长街宴一角
黄焖鸡美食区长街宴,120张桌子座无虚席。“开——吃——罗”随着网络达人“@开吃罗”一声呼喊,一盆盆色泽金黄的黄焖鸡款款而来,一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交盛宴、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狂欢、一种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幸福徐徐铺展。短短15天,参展长街宴的12家商户总营业额高达285万元,同比增长105.8%!
攒劲之三
体育消费发首令,跟着赛事来过节
“气排球和乒乓球参赛队90%来自县外,其中8支来自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五人制足球参赛队80%来自县外,涵盖省内大部分地区。”这组数据,见证着博南文化节暨黄焖鸡美食节的魅力。
▲体育赛事
“860余名运动员加上亲友团,1100多号人在永平吃、住、行、游、购、娱一周,按每人每天最低消费150元计算,总消费115.5万元。”这组数据,彰显了“跟着赛事来过节”的活力。
两组数据,震撼!提气!!
▲一场视觉、听觉和味觉的盛宴,赋能体育消费
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拉动消费、激活假日经济的重要引擎。永平县积极探索“美食+文旅+赛事”消费新模式,擦亮“走博南古道,逛曲硐老街,赏古树名木,品百味美食”文旅品牌,让第十届博南文化节暨黄焖鸡美食节成为可住、可游、可玩、可看、可吃、可购的度假新风尚。
▲体育赛事
赛场内外,88支参赛队伍又“刚”又“萌”,气场全开。白天,他们奋力拼搏,挥洒汗水,为观众奉献一场场精彩对决;傍晚,他们品着黄焖鸡特色美食,看着非遗歌舞展演,享受着视觉、听觉和舌尖上的盛宴,用社交媒体展示永平温暖人情;打道回府,还不忘带上永平美食犒劳三亲四戚。
▲乐享精彩赛事、寻味永平黄焖鸡
“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下次全家总动员再来一场‘参赛+旅游’‘观赛+旅游’。”网民“球手”这番话,既是对运动员精湛球技的赞许,也是对永平博南文化节暨黄焖鸡美食节的高度评价。
攒劲之四
妯娌携手钻一行,母女同心研一术
又是一年核桃丰收时。一场别开生面的核桃破壳取仁赛在博南文化园精彩开赛,34组来自民间的68名高手高手同场竞技,打磨卓越匠心。
▲核桃破壳取仁赛精彩开赛
核桃破壳取仁核心在于手快心细、有质有量。按比赛规则,选手两人一组,协作完成6公斤核桃破壳取仁,用时最短、核桃仁两瓣完整、干净、重量最重者获冠军。
一响锣声,“嚓嚓”声不绝于耳,一个个核桃被快速剥开,壳和仁瞬间分离。
妯娌组合张宏琴、杨琼艳敲核桃20年,练就一手绝活,心有灵犀,获得一等奖,捧着证书和1000元奖金,双双竖起拇指说,这奖金算作平时,要敲5天核桃,今天半小时就搞定,回去要继续练技术,明年再拿一等奖。
▲妯娌组合张宏琴、杨琼艳敲核桃20年,练就一手绝活,心有灵犀,获得一等奖
母女组合马敏、马海琳虽与奖项失之交臂,但母女同心传承接力,让观众耳目一新。母亲马敏笑盈盈说,以前一个人敲,现在带着女儿敲,每天敲30多公斤,赚200多块,一年敲七、八个月,赚4、5万块,技术越来越好,往后肯定拿奖。
▲核桃破壳取仁大赛选手两人一组,协作完成6公斤核桃破壳取仁,用时最短、核桃仁两瓣完整、干净、重量最重者获胜
永平县拥有158.7万亩核桃,是“中国有机核桃第一县”“国家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和“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核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创新实施一产建链、二产补链、三产延链、金融活链的“四链协同”发展机制,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文旅”一体化格局,3万余户种植户喜吃“核桃宴”,用上“核桃钱”,6000多群众三餐四季敲核桃,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图文作者:杨福军、杨建标
本期编辑:赵娜
责任编辑:赵娜
图文审核:钏志鑫
图文总审:李四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