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西龙山,沉睡千年的秦简被赋予了新时代的生命力——第四届湘西州旅游发展大会全新IP形象“龙简简”与“秦哩哩”今日首次公开亮相。这两个萌趣灵动的形象,既延续着秦简厚重的历史文脉,又焕发着新时代的蓬勃朝气,向世界发出“神秘湘西·简读龙山”的盛情邀约。
龙简简:承古之韵,载千年文明
古朴竹色为基调,复刻简牍编联绳结工艺——龙简简的设计灵感直接源自里耶出土的秦代简牍。
细看龙简简的造型,你会发现千年文物形制之美与萌趣设计的完美融合。它身着土家织锦,腰缀阳雀花挂饰,里耶云纹瓦当的秦汉风骨与“四十八勾”织绣的土家灵韵交相辉映。
这一设计既暗合八面山云海的缥缈意境,更喻示着古今文明在此处的风云际会。龙简简手持的那枚“迁陵地势美”的秦简信物,是对这片山水相依之地最凝练的盛赞。
秦哩哩:启和之美,赴文旅新程
秦哩哩的名字别具匠心——“哩”既谐音里耶秦简的“里”,锚定龙山千年历史根脉;又寓意龙山百合“美丽、清丽”的特质,象征农文旅融合“启新”的活力。
“手揽持花,步履缀果”的设计理念充满诗意。花开是眼里的风景、心里的人文;结果是行囊中的风物、回忆的印记。从心动启程到满载而归,这是献给所有游客的美好期许,也是龙山文旅的初心所在。
秦哩哩以百合为造型元素,绽放时代芬芳,与龙简简形成完美互补——龙简简以秦简为根,深植历史厚土;秦哩哩以百合为果,绽放时代芬芳。
两个吉祥物形象的主体造型均源自秦代简牍,这不仅是“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也是“文化与生活”的融合。它们共同构成龙山文旅“以简为媒,联动古今”的邀请函,邀您从“神秘湘西”到“简读龙山”,亲历一段根植于传承、绽放于创享的旅程。
这种将厚重历史转化为亲切形象的尝试,与当下博物馆文创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就像各地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一样,通过这两个形象,龙山让深藏在博物馆中的秦简“走”出来,“活”起来,成为可亲可近的文化使者。
主视觉:织锦为卷,绘气象万千
第四届湘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视觉背景图,以土家织锦为核心元素,将龙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巧妙编织成一幅绚丽的文化长卷。
龙山县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在画卷中熠熠生辉:里耶秦简博物馆见证着历史的厚重,惹巴拉凉亭桥展现着民族的智慧,八面山景区勾勒出自然的壮美,太平山景区营造出仙境的幻妙,茨岩塘景区传承着红色的记忆,乌龙山大峡谷和洛塔石林则彰显着地质的奇观。
这幅视觉画卷不仅展现美景,更通过土家织锦这一文化符号,将龙山的自然馈赠与人文积淀完美融合。
LOGO:山水化金,显文韵龙形
与主视觉相呼应的LOGO,以中国书法艺术为表现形式,在方寸之间勾勒出龙山的山水意境与人文精神。
标识巧妙地融合了多重意象:草书“山”字的灵动笔触,勾勒出武陵山脉的巍峨雄奇;龙山首拼字母“Ls”的变体设计,暗含地域身份的现代表达;整体形态既似八面山“睡美人”的恬静姿态,又如龙腾云海的磅礴气势,更暗合酉水蜿蜒的柔美流韵。
这一设计将“山水化金”理念视觉化,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盛会在即,相约湘西。不妨循着龙简简和秦哩哩的指引,一起“简”读龙山,在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共鸣。待到薄霜凝枝时,第四届湘西旅游发展大会如约而至,邀您走进龙山这片神奇的土地。届时,您将领略龙简简手握的“迁陵地势美”的风采,感受秦哩哩手中的百合绽放的芬芳,在简牍千年与织锦斑斓之间,开启一场难忘的龙山之旅。
声明:本公众号所发表内容均注明来源;若来源不详(无法查证版权或未注明出处的)将标明:来源于网络,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来源|龙山县文旅广电局
作者|田润酥 黄兴莉
编辑|田润酥
审核|初审 蒋 慧 复审 周 娇 终审 张 军
美丽乡村•我的村:农旅融合趟出乡村振兴“明星”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