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理喜洲古镇一片网红稻田被游客踩踏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已经成熟的稻谷出现大面积倒伏,现场一片狼藉。
几乎同一时间,一名骑马旅行的网红漠视规定,硬闯洱海生态廊道的视频也在网络流传。视频中,保安拦在网红面前劝阻其进入,但网红仍企图骑马穿过。

相关报道视频截图
两件事情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看到那些倒了的稻子真心疼,农民种粮多不容易,为了一张照片值得吗?”
“网红就能骑马闯廊道?以为戴个斗笠就是侠客了?侠客还讲江湖规矩呢,他连基本的公共规则都不懂!”
“景区立牌子、保安劝阻都不是摆设,别把‘打卡’变成‘糟蹋’。”
“大理是大家的旅游胜地,不是某个人的秀场。希望以后能管得严点,也希望游客能自觉点。”
大理,总能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游客用镜头捕捉它的静谧与壮阔,后来人循着画面奔赴而来,让“小众景致”变成“网红地标”,这份“发现美”的默契,本是旅游与城市共生的美好注脚。
但另一边,有人无视“禁止踩踏”告示踩倒成熟的稻谷,也有人以网红自视不顾劝阻硬闯有明确保护规定的景区,美景沦为背景板,警示牌难阻踩踏之心,“打卡”失控这样的事情在大理并非偶发,而是时有发生。这样的反差,不仅刺痛了大众的眼睛,更拷问着每一位旅行者的文明素养。
喜洲稻田里倒伏的稻穗,是农民数月劳作的成果,也是秋日限定的生态景观;洱海生态廊道的禁令,不仅为了守护一湖清水,更是为了保障游客安全。“拍红”一处风景需要千万双发现美的眼睛,但若缺乏尊重与守护,只需少数人不守规矩的脚步,“拍红”的风景很可能就被“拍没”。



部分网友评论截图
融融观点
别让“出片”沦为“出格”,尊重土地敬畏自然,远比一张人生照片重要。
旅游的本质是感受美,而非破坏美。没有哪个网红景点能经得住无底线的消耗,也没有哪处自然风光能扛得住无规矩的破坏。美景的“走红”,源于无数人对美的发现与热爱;而美景的“长存”,则需要每个人对规则的敬畏与守护。
无论是普通游客还是网红,在规则面前都没有特权。凭借流量能放大风景的美,更应承担起守护美的责任,而非将“出格行为”当作博眼球的素材;普通游客怀揣对风景的向往而来,更该以尊重为前提,让“文明”与“打卡”同行。
大理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也在不断完善管理举措守护这份美好,但管理不是“独角戏”,需要共同参与。
记者:武文雯
编辑:向红玉
值周:张辉 黑浩川
主编:李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