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外国游客,我们只会说一句‘Hello’,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能用‘Here is a free map of the park’(这是一份免费的景区地图)、‘We offer luggage storage service’(我们提供行李寄存服务)等表达进行引导,开启对入境游客的温馨服务。”10月15日的峨眉山景区红珠山宾馆前厅,员工李科正为办理入住的法国游客Anna提供流畅的外语服务,表现自信而从容。
如今,随着景区各类外语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像李科这样主动服务入境游客的场景,在峨眉山各处正变得越来越常见。记者从景区管委会了解到,峨眉山景区正以“语言破冰、服务提质”为切入点,通过“专项培训+全员研学+智能升级”三维发力,积极搭建联通世界的“服务桥梁”,为乐山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持续注入“峨眉动能”。
今年国庆节前,峨眉山景区专门组织了一场“英语大讲堂”活动,采用中外资深教师联合授课的形式,聚焦售票、检票、讲解等与国际游客高频接触的一线岗位,覆盖了100余名干部职工。培训以“实用为王、趣味加持”为教学理念,着力破解服务中的沟通难点,真正实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国庆中秋假期,峨眉山景区累计接待入境游客2619人次、同比增长85.4%。
以“英语大讲堂”为起点,峨眉山景区持续推动外语学习从“集中培训”向“全员覆盖”延伸。从检票口到商户门店,从交警岗亭到咨询窗口,峨眉山景区处处涌动着“学英语、优服务”的热潮。据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每年邀请第三方机构开展专业培训,景区还鼓励各单位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夜校研学”,并指导文化和旅游局编印《景区英语100句》双语手册,方便员工随时查阅学习。
景区的工作人员和景区内经营业主们也纷纷利用碎片时间,跟着视频练发音、对照手册学句型,将外语学习融入日常工作的点滴。“通过学习,我们越来越敢于开口,也越来越有自信。”李科表示,语言不应是障碍,而是传递峨眉山温度与热情的纽带。
记者了解到,除了开展外语学习活动,峨眉山景区还在购票窗口、咨询点等关键位置配置了支持七国语言的翻译屏,并联动“景区AI畅游宝”“多语种自助讲解器”等智能设备,结合手机翻译软件,共同构建起一张“人机协同”的无障碍沟通网络。(记者:杨心梅)
来源:乐山市融媒体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