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济夫
兖州城东、泗河西岸金口坝北,有一处历史胜迹——青莲阁。
唐开元至天宝年间,李白来到山东,定居在兖州东门外沙丘旁(今火车站广场南侧)。这二十年是他一生中创作最辉煌的时期,仅在兖州就留下诗作五十余首。李白号青莲居士,后人为示纪念,在此建了这座楼阁,以其号命名为“青莲阁”。
天宝三年(744)初夏,杜甫与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其时,杜甫因料理祖母丧事,正奔走于郑州、梁园(今开封、商丘)之间。两位诗人第一次相会、同游。
次年春,李、杜二人又在鲁郡(今兖州)重逢,潇洒地开始了“放荡齐赵间”“快意八九年”的相伴同游,一起赋诗论文。其间,他们结识了时任东平太守的苏源明,结伴荡舟东平湖,攀登泰山。如画的山水,同道的朋友,相近的性格,相投的志趣,使他们的友谊进一步加深。
杜甫与李白在鲁郡相别之时,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中写道:“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与杜甫的“兖州会”,两位伟大诗人同时辉耀齐鲁,并结下深厚友谊,因而成为一段文坛佳话。
青莲阁位于兖州城东泗河西岸,始建时间不可考,明嘉靖年间,知县李知茂重修,后倾圯。
据清光绪十四年《滋阳县志》载:“阁在黑风口龙王庙内,其地即李白诗所云‘鲁东门’者。道光间邑令冯云鹓重建,以祀谪仙。”现仅存此阁,坐北朝南,砖木楼阁式结构,二层,面阔三间,硬山顶,筒板瓦屋面,正脊饰鸱吻,垂脊设走兽。阁内曾塑李白及两子女像,门楣上悬“高卧沙丘”匾额。
清道光年间邑令冯云鹓又重修,并题对联镌在立柱上:“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
嘉庆年间举人张性梓曾赋《青莲阁落成》诗云:“沉香亭子化为尘,花萼楼空草不春。独有仙人留胜地,为开画阁映通津。西江牛渚祠依旧,东鲁龙堤迹尚新。儿女一龛香篆霭,夕阳流水护诗神。”
据光绪版《滋阳县志·艺文》载,李白寓居兖州时,曾写下《鲁东门泛舟》诗作:“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完全切合兖州城东门外泗河的景色。
青莲阁历经明嘉靖、清道光年间两次重修。2015年,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通过整体平移技术将其西移45米并顶升0.6米实施保护。
历经上千年的风雨沧桑,青莲阁依旧伫立在泗河边,见证诗仙李白与兖州的一段缘分。
(作者为梁山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