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4日讯(通讯员 赵诗 刘永欢 向微)近日,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迎来生态景观最佳观赏期,澄澈水域中鱼儿欢跃,湿地浅滩飞鸟云集,构成一幅生动的自然生态画卷。
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赵诗 摄
在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的沙洲上,成群的斑嘴鸭结伴游弋。它们时而低头在水中探寻食物,时而振翅划过水面,灵动的身姿为湿地增添了盎然生机。在湿地浅滩旁,成群的白鹭或亭亭玉立静待猎物,或展翅低飞掠过水面,修长的身影与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成趣。阳光洒落时,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在游曳,与岸边景致构成绝佳画面。此外,黑翅长脚鹬也不时现身滩涂,为这幅生态图景再添一抹灵动色彩。
“我们从八月份以来到现在处于一个枯水期阶段,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洲滩面积比往年都要大,水草旺盛,今年的整个水质比往年都要好,水质清澈见底,才能形成这种‘水清岸绿’之景,往年是看不到这种情景的。”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科研监测股股长阳辉说。
鸟儿们结队在浅滩旁觅食。刘永欢摄
成群的斑嘴鸭结伴游弋。刘永欢 摄
良好的水域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这也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据悉,自今年9月底以来,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内已观测到白鹭、苍鹭、草鹭、斑嘴鸭、赤麻鸭、鸬鹚、红嘴鸥等10余种鸟类,数量达到500余只。据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十月是候鸟迁徙的高峰期,大批冬候鸟会陆续从北方启程,前往温暖的南方越冬,而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凭借优越的生态条件,成为它们迁徙路上的重要停歇地与栖息地。
鱼儿在水中自在游曳与岸边景致构成绝佳画面。向微 摄
“目前我们现在能观测到的,除了冬候鸟的一个先头部队,像鸬鹚、红嘴鸥,现在岛上有的有十来种鸟。这些鸟类主要以水草的根、茎,和果子、种子等为食,其余就是小鱼小虾。往年我们这个发现的冬候鸟,在我们这个滩涂上面有中华秋沙鸭、黑鹳、白鹳、灰鹤、小天鹅等,按照往年我们的记录,应该这个月底到十一月初就会迁徙过来。它们迁徙的时间要根据寒潮,寒潮来得早,它们就来得早。”阳辉表示。
据悉,湖南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是湘江流域重要生态廊道、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试验区、湘江一级水功能保留区,更是全球候鸟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近年来,伴随着衡山萱洲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湿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强,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湘江主干流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标准,特殊时段达到Ⅱ类,越来越多的鸟类、鱼类把这里当成栖息之地。如今,该湿地每年鸟类数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鸟类种类从试点建设前的85种增加到了16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达27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