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
珠峰东坡营地突降暴雪
大量帐篷被压垮
整个景区多人被困无法下山
多名亲历者发布视频称,10月5日,一名向导走在队伍最前方“人肉开路”,上百名徒步人员紧跟其后。该名带领上百名队员的年轻人,是一位名叫“无极”的向导。

向导“无极”开路时的场景
近日,记者与向导“无极”进行深度对话,了解该场极端天气下的“绝境突围”。
今年32岁的向导“无极”,在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雪峰奔袭”之后,如今沐浴在拉萨的阳光中,短暂休整。“过两天,我们还要重回珠峰东坡的营地,将现场的物资用牦牛驮回来,”“无极”说,同时,他也会和其他的同事一起,将营地内遗弃的垃圾清理出来,“一个假过去,几百斤的垃圾还是有的。”

向导“无极”开路时的场景
以前在东莞打工
后离职专门做向导
向导“无极”原名叫舒微,贵州毕节人,和很多家乡人一样,初入社会都会选择到广东“进厂”打工——在广东东莞的一家五金模具厂。“以前就在工厂上班,到了周末就会出来玩户外。最开始接触的是骑行,然后是马拉松、越野,后来又想换新的户外方式,就接触到了户外露营这些。”“无极”说,他在2015年前后进厂,慢慢喜欢上了户外,工作了六年之后,在2021年前后离职专门做起了向导。
“最早的时候是在广东带队,类似于和领队一样。”他告诉记者,由于当时自己周末没那么忙,就会到俱乐部带队。当时领队与带队人数的比例是1:20左右,两个领队就能够带一个大巴车的队员。
“无极”说,其实广东有些户外也是很危险陡峭的,比如在广东惠州的白云嶂,他就曾经遇到过队员失温的紧急情况,而在沿海一带的海岸线,也遇到过很多队员扭伤的情况。
被问到离职专门做户外领队的原因时,他说:“想换一个环境,于是就开始到云南那边带队了。”

被暴雪压垮的帐篷
进山就下小雨
雪势陡然增强
“在山里面会感觉比较自由,没有约束。虽说每次面对的客人不同,偶尔也会碰到一些刁钻古怪的,但是感觉也没啥,后面好好地进行沟通后,都是能够相处得很愉快的,也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无极”说。
他告诉记者,一般像这种高原长线露营的,进山的向导比例是1:4,四个人一个向导,有时候还会额外请一些当地的协助。比如此次在珠峰东坡,12个客人配备了四个领队和两个当地的协作。
9月29日,作为领队之一的“无极”与一行16人开始进山。“无极”介绍,这次是一个八十公里左右的徒步线路,一共计划是8天时间,需要进行4000多米的爬升,相对难度还是蛮大的,“进山的那天天气就不是很好,然后几乎每天都会偶尔下起小雨”。
这样的阴雨天气一直持续到10月4日中午,然后山里就下起了大雪。“从中午12点左右开始下,就一直没有停过,”他说,“到了10月4日晚上8时左右,积雪已经没过了脚踝,到了小腿那么深。”
“本来我们计划是在10月5日在营地多待一天休息放松一下,那边的风景比较好。但是10月4日晚上的雪太大了,每二十分钟就需要抖一下帐篷。后来直接帐篷都不能住人了。”“无极”说,大概到了10月5日凌晨两三点时,所有队员就从小帐篷里转移到了休息帐篷聚集休息烤火。
“考虑到暴雪天气,10月5日那天,我们一定要出山。”“无极”和另外几位领队一起商量后,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牦牛队开路时的情景
人力“开路”三小时
最陡坡度60度
10月5日早上8时,山中的暴风雪暂停,“无极”一行也决定在一个半小时后的9点半左右出发。“我们基本上什么重装都没带,只用背包带了当天吃喝的,还有装备里的保暖羽绒服,抓绒衣,其他的衣物都放在了营地。”“无极”说,当时的营地大约有100多人是游客,还有领队、协作一共总人数加起来有两三百人,“其他队伍看到我们走得有点远了,也就跟了上来”。
“开路是比较艰难,因为雪很深,基本上最浅的地方都是到了膝盖的位置,最深的地方能够到腰的位置。”“无极”说,在山区的话道路都是不平的,走得都是那种“小毛路”,由于雪深看不到正路,开路就会面临路上有很多坑洼不平和缝隙,“有些坡度还是很陡的,最陡的地方都有60度左右,有滑坠的风险”。
至于网友们拍到的那条狗,“无极”笑着说,那条狗在进山的第一天就看到它了,但是并不是领队或是队员的,有可能是当地村民养的。在最开始“开路”的半小时还没有见到它,半小时后它就跟了上来。
他回忆,当他和其他领队人力“开路”了大概三个小时之后,终于迎来了后发先至的牦牛队,在当天中午12点半左右,就由没有驮着物资的近一百头牦牛队进行开路,“牦牛对于它走过的路还是记得的,线路也会更加熟悉。随后整个队伍就快了起来”。
队员事后转账感谢
将用于耗牛队运输费用
“牦牛队大概在下午五点就出山了,人跟在后面也算比较快,基本上在六点到六点半就出了山口。”“无极”说,当时经过垭口最高海拔是5360米,从垭口走下去到山区出口要下降1400米左右,所以整条路线还是比较陡峭的。牦牛在开了路之后,由于雪比较厚,整条道路都压实了,加上气温比较低,整条道路还是比较滑的,“很多人也是摔跤了好几次,但幸好没有人员受伤”。
“大概下午四点半就看到有很多救援人员和当地村民迎了过来,村民还带来了热水、奶茶、泡面、压缩饼干给我们补给。”“无极”说,到达山口时,当地也组织了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救援人员和越野车在那里待命,将出山的队员及时妥善安排。
“事后,我们带的一位队员还转给了5000元以示感谢。”“无极”说,这位队员是团队里的“重装”队员,这些队员的所有物资全都留在了营地。所以,他和其他领队就计划用这5000元雇佣当地的牦牛队,在把队员们的物资都带出来之后顺便清理一下山里的垃圾,“国庆长假过去大概有差不多千人到了山里,产生的垃圾也会比较多,几百斤垃圾还是有的”。
“家里人对于我的这个工作还是有些担心的。”“无极”说,有一次他不经意把自己脚指头冻肿的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就担心得不行,说太危险了。
“你看我经常会风吹日晒,脸上的皮没多久就要脱一次皮。”“无极”笑着说。
(来源:广州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