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全】赏京城古韵,谱合作新篇。10月12日晚,2025年北京市驻华使节招待会在东城区隆福文化中心举行,来自11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代表及家属共计300余人应邀出席。
招待会前,使节们乘坐“大美中轴专线巴士”参观北京中轴线,了解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和城市更新成果,并在隆福文化中心体验景泰蓝制作、兔儿爷彩绘和北京剪纸等传统非遗技艺。招待会上,使节们还共同欣赏了弦乐演奏、京剧经典唱段和机器人舞蹈等节目。
乘中轴巴士,领略古都历史风貌
2024年,“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招待会前,使节们在永定门登上“大美中轴专线巴士”。伴随着清脆独特的“铛铛”声,巴士由南向北缓缓前行,引领使节们领略北京中轴线的壮美秩序和文化魅力,近距离感受北京近年来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带动老城整体保护、改善人居环境的最新成果。
“大美中轴专线巴士”
行进途中,中轴线沿途美景深深吸引着使节们的目光。他们纷纷拿出手机,定格下一个个难忘瞬间,有的还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迫不及待与家人朋友分享这份欣喜。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什米表示,这是他首次乘坐“铛铛车”,“这次独特的经历让我对北京更为了解,千年的历史如同画卷般在我们眼前展开。与此同时,中轴线的传承也让我体会到中国文化中平衡与和谐的理念无处不在。在这座城市里,每一处的历史和景观都会让人感到惊喜。”
品隆福非遗,体验京城文化内涵
北京隆福寺商圈是近年来北京城市更新、老城保护复兴与文化消费整合的代表性实践项目。使节们来到位于隆福大厦顶楼的隆福文化中心,兴致勃勃地体验多种精妙的非遗技艺。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讲解和指导下,他们专注描绘兔儿爷的色彩,精心剪裁手中的纸张,细致体验景泰蓝制作。
现场体验兔儿爷上彩。图片来源:中新社
通过亲身体验,使节们不仅领略到北京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更对城市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深刻认识。在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看来,北京关注文化传承的态度至关重要:“一代又一代人可以借此了解他们来自何处,又该如何保护传承这些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
赏文艺演出,感受北京创新发展
招待会上,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为与会嘉宾带来视听享受。弦乐四重奏《茉莉花》《花好月圆》的旋律悠扬,将中外观众带入充满东方韵味的美妙意境;经典京剧片段《三岔口》的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引得观众阵阵喝彩;机器人舞蹈表演则充满科技感与未来感,彰显了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
招待会上的经典京剧片段《三岔口》表演。图片来源:中新社
演出结束后,马岩对环球网记者表示:“这些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科技创新活力的结合,展示了一个国家在发展历程中的真实故事。机器人表演的民间舞蹈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以创新的科技表现传统文化,这折射出中国发展的韧性和驱动力所在。”
在采访中,马岩还特别提到近年来中国移动支付和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他认为这将为海外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除此之外,他还肯定了北京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以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让所有人都感受到特别的亲切和温暖”。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副主任柯世明同样感慨道:“北京如此完美地结合了现代和历史,正如今天活动所展示的,在感受古建筑悠久历史的同时,我也正通过手机中形形色色的应用软件,享受到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便利。这对游客来说意义重大,特别是以北京地铁为代表的发达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将他们送到想去的每个地方。”
各国外交官在招待会现场交流
正如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在招待会致辞中所说,近年来与会使节们见证了北京各领域持续而渐进的发展——基础设施、服务与环境不断提升。侯赛尼表示,我们同样赞赏北京市举办的各类社会、商业、经济和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双边关系,更深化了我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伟大国家的昨日辉煌、今日成就与明日蓝图。他认为,驻华使节招待会也已成为北京市与驻华使节欢聚交流的年度盛会,不仅为参与者深入了解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平台,更促进了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这座城市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世界与中国璀璨文化的距离不断拉近,中外人民的友谊纽带日益加深。今后,北京市将继续加强与驻华使团的交流合作,对外宣传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成果,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