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晨晨,青岛土著,三十多了。上个月底去天津玩了一趟,主要是在河东区转悠。说起这次去天津,还挺巧的。我表妹在天津上大学,6月底毕业,非让我去参加她毕业典礼。我想着反正也没去过天津,就请了三天假过去了。
其实我对天津一直挺好奇的。小时候看电视,老听相声里说天津卫的事,什么煎饼果子、嘛钱不钱的,感觉天津人说话特逗。我们青岛人说话也挺有特色,但跟天津话完全不是一个味。
6月28号到的天津,天气热得不行,比青岛闷多了。表妹学校在河东区,她说这边挺热闹的,让我多待几天好好逛逛。
第一天晚上表妹就带我去吃烧烤。说真的,天津的烧烤跟青岛差别挺大。我们青岛烧烤偏海鲜,烤鱿鱼烤虾什么的。天津这边肉串特别多,羊肉串烤得外焦里嫩,撒的孜然特香。最让我惊讶的是烤馒头片,刷上蒜蓉酱,外面脆里面软,我一口气吃了四片。表妹笑我说你们青岛人不是天天吃海鲜吗,怎么对馒头片这么感兴趣。
第二天去了天津之眼附近转转。说实话,摩天轮我在很多地方都坐过,但天津这个确实不一样,建在桥上的,挺特别。排队的时候碰到个天津大爷,一听我是青岛来的,就开始跟我聊。他说你们青岛啤酒好喝,我们天津煎饼果子好吃,各有各的好。大爷说话那个味儿,听着就乐。
说到吃的,天津的早点真是绝了。煎饼果子我吃了三天,每天早上都吃。摊主是个阿姨,手特快,刷酱摊蛋一气呵成。我们青岛也有煎饼,但跟天津的完全不一样。天津的薄脆炸得酥脆,咬一口嘎嘣响。还有锅巴菜,第一次吃不太习惯,后来越吃越上瘾。那个汤有点像豆腐脑的汤,但更稠一些,锅巴泡在里面软软的,撒点香菜和辣椒油,早上来一碗特舒服。
狗不理包子也去吃了,在河东区那家老店。说实话,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包子皮挺薄,馅儿也实在,就是觉得有点贵。倒是旁边小店的素包子,韭菜鸡蛋馅的,才两块钱一个,比狗不理好吃。
最让我印象深的是耳朵眼炸糕。外面炸得金黄金黄的,咬开里面是红豆沙,甜而不腻。我们青岛也有炸糕,但里面包的是韭菜鸡蛋,咸的。天津这个甜的炸糕,配上一碗豆浆,那叫一个美。我买了一盒想带回青岛,结果在火车上就吃完了。
河东区有个菜市场,表妹带我去逛了逛。天津人买菜特有意思,讨价还价跟说相声似的。有个卖西红柿的大姐,一边称菜一边跟买菜大妈斗嘴,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旁边人都看乐了。我们青岛人买菜比较直接,问完价觉得合适就买,不合适就走,很少这么聊的。
晚上去了海河边溜达。6月底的天津晚上还是挺热,但河边有风,舒服多了。很多人在跳广场舞,还有遛弯的、跑步的。看着挺羡慕,天津人的生活节奏比青岛慢一些,悠闲。
走的那天早上,又去吃了顿煎饼果子。摊主阿姨认出我了,说小姑娘又来了?我说马上要回青岛了,再吃一个。阿姨特意给我多加了个蛋,说下次再来天津记得来吃啊。
这趟天津之行挺开心的,下次有机会还想再去,想试试天津的茶汤、熟梨糕这些小吃。真羡慕天津人,好吃的太多了。
对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天津人为啥管爸爸叫"爹爹"(die die)啊?还有,为啥天津的麻花能做那么大,十八街麻花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天津话里"嘛"这个字到底啥意思,怎么啥话后面都能加个嘛?最后一个,天津人是不是真的特别能说相声,是不是人人都会来两句?
天津的朋友们有空来青岛玩啊,我请你们吃海鲜喝啤酒!觉得我写得还行的话,给个赞呗,想看更多旅游分享的可以关注我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