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惠安县以“惠女风情推介年”为主线,结合“明礼福建人 惠安好习惯”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多元化的文旅盛宴,更将“文明旅游”理念融入活动策划、宣传引导与管理服务中,实现文旅市场“热度”与“文明”齐飞,“口碑”与“效益”双赢,为广大游客呈现了一个体验佳、秩序好、文明浓的假期。
宣传引导先行,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矩阵,营造文明旅游浓厚氛围。
立体传播营造氛围。 依托“惠安速报”“文明惠安”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结合景区景点、商超超市、餐饮住宿的LED屏幕、宣传海报等传统载体,围绕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保护文物、文明有礼等内容,发布“畅游山海 惠安有礼”等文明旅游倡议书、刊发公益广告、发放文明手册和宣传折页,累计超2万份(条),引导游客践行文明风尚。
精准提示融入服务。在崇武古城、走马埭稻田艺术季、东湖公园、溪滨公园等客流密集区,增设文明引导员、志愿者,清晰标识和语音提示,引导爱护环境、排队秩序、垃圾分类等。官媒直播、自媒体探访时,也巧妙融入文明旅游观察视角,潜移默化地传递文明理念。
互动参与激发意识。鼓励游客分享文明旅游瞬间,参与线上互动。抖音平台上,“#惠安国庆活动游玩攻略”“#惠安走马埭生命树烟花秀”等惠安旅游相关话题频登同城热榜Top1(入榜数量居泉州第一),全网相关内容播放量超3000万,评论区“秩序好”“环境整洁”等正面反馈持续不断,激发游客文明参与意识。
▲营造文明旅游浓厚氛围(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集团 供图)
▲营造文明旅游浓厚氛围(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集团 供图)
▲营造文明旅游浓厚氛围(县自然资源局、县文旅集团 供图)
主题活动赋能,文明体验双向奔赴
将文明旅游元素嵌入各类活动,使文明成为美好体验的自然组成部分。
农文旅融合诠释生态文明。走马埭稻田艺术季突出“农业+文旅+文明”融合。面对超30万人次游客,通过划定游览路径、文明劝导、充足垃圾箱等措施,有效保护稻田景观;游客欣赏烟花秀时自觉践行“无痕旅游”,周边展销区秩序井然,文明消费场景生动呈现。
国潮创新涵养文化尊重。 崇武古城“惠安寻梦 次元奇遇”活动引入潮流元素,同时强调对古城历史及惠安女等文化符号的尊重。通过背景介绍、剧情演绎、Cosplay规范引导等方式,让年轻游客在“跨次元同框”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与敬意。
实践惠民彰显文明底蕴。东湖公园国庆系列文艺活动、“书香惠安”全民读书月启动、“惠聚中秋 繁花夜宴”中秋海韵千人博饼游园、村BA篮球冠军赛、“厝边的艺术”群众大舞台、“周末戏相逢”非遗演出等文明实践活动精彩上演。同时,积极推广县文明实践文化精品路线游,丰富文旅体验。全县文明实践氛围蔚然成风,这些活动成既为了展示惠安人民热情好客、观赛文明、遵守公共秩序的窗口,也让群众在同心庆国庆、团圆话中秋中传递爱国情感与家庭温情。
▲“惠安寻梦 次元奇遇”活动现场(县文旅集团 供图)
▲惠安县东湖公园国庆系列文艺活动开幕式暨“书香惠安”全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螺阳镇 供图)
▲“惠聚中秋 繁花夜宴”中秋海韵博饼游园会活动现场 (县文旅集团 供图)
管理服务提质,文明旅游基础坚实
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暖心服务,为文明旅游筑牢基础。
强化协同优化环境。文旅、公安、市场监管、工信商务、城管执法、交通、卫健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景区景点、活动场地、交通枢纽、餐饮住宿等重点区域的巡查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物价稳定。免费开放13个停车场1304个停车位,动态监测人流车流,做好文明出行保障,游客对交通服务满意度达96%以上。
提升服务传递温度。 各景区景点、活动点位增派服务人员与志愿者,设立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服务岗,提供信息咨询、路线指引、应急救助、免费热水、失物招领等贴心服务,累计服务超15万人次。开展节日期间游客穿着惠女服饰,可免票进入崇武古城景区,吸引游客参与文化体验。通过富有温度的示范、引导,营造了友好和谐的文明旅游氛围。
完善设施夯实基础。对主要旅游接待设施进行检查与提升,增加临时停车场、移动厕所、休息区的供给与保洁频次,完善无障碍设施。清晰、美观的指引标识,方便游客出行;整洁优美的环境本身,就是对游客文明行为最好的激励与约束。
▲开展专项检查(县市场监管局 供图)
▲开展文旅讲解志愿服务活动 (邓涛涛 供图)
▲开展“大手小手同携手 安全文明共坚守”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县薯花志愿者协会 供图)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惠安县扎实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将其内化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让文明之花在惠安的青山绿水、古城新韵中绚丽绽放,让每一位到访的游客都能在舒心、安心、暖心的环境中,感知惠安魅力,守护美好。
来源 | 惠安县委文明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