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林上军
今年中秋节前三天,一个微信友给我推荐去舟山定海东岠岛徒步走的信息,我欣然前往。
一来,这座岛不远,离定海城区码头乘船仅20分钟可到;二来,这座岛不高,听说只有200来米高;
三来这座岛不大,岛屿呈南北走向,长2.4公里,宽1.23公里,总面积3.42平方公里。像我这样年过半百的人,无论是往上走还是环岛步行,都能承受。
10月5日一早,新组建的徒步走微信群开始热闹起来,预先报名的有30余人。
一搜高德地图,从我家里出发,乘公交约一个小时零几分。约好是7点45分到码头,开船时间是8点。于是我6点不到就出发了,没等几分钟,公交就到了。节假日早上的公交人不多也不少,抵达码头,离7点45分尚早。
我开始以为此行是从民间码头出发,那里有小船可去小岛。走进民间码头,有船民迎上来问去哪里?得知去小岛,就热情地希望坐他们的船。在那边待了一会儿,朋友打来电话,说怎么不见我人。我说在民间码头等你们。他说,到候船室来,你走错了。于是来到旁边的公家客运码头。原来这里可乘较大的客船去东岠岛。但检票横幅写着民间码头检票处。怪不得组织者通知我们到民间码头,原来此民间码头非彼民间码头。
候船厅人渐渐多起来,这其中有徒步群里的人,也有其他去岛上游玩的人,还有岛上村民。
船靠近岛屿时,可见一片房屋,俨然一个自然村。但岛上人影稀少。
据资料显示,岛上注册户籍人口349人,现常住人口为70多人,以农为主。
这个岛屿,原来也不怎么有名,与舟山群岛许多岛屿一样,默默无闻,就是前几年这里建了露营基地,经媒体报道,才为更多人所熟悉。
浙江舟山,定海区东岠岛“见山海”海岛露营基地。视觉中国。
抵达东岠码头,大家先拍了合照,往岸边一条建有骑车道的道路步行。内侧除了房屋,还有幽静的船舶加油站、茂盛的大片水草,感觉清静、宜人。
考虑到当天气温较高,群主选择先往山顶进发。路是柏油路,光滑整洁,偶尔见观光电瓶车接客上山。约爬一二百米,有人惊呼有蛇,仔细一瞧,是一条褐色的小眼镜蛇。看到人群,它早已逃之夭夭。
山路不陡,但往上总是累的。由于天气太热,实际到位的人员仅有20个。
这个叫“海天佛国户外”的徒步群体,组群者是一位企业负责人,纯公益。他说,外面走走,防止抑郁,有益健康。至今,经他组织已走了很多舟山的山、岛,这个东岠岛,是他第二次组织过来了。两年前的10月5日,他们曾来过。此次重游,想看看东岠岛的变化。
变化确实有的,除了岛上的露营基地设施越来越健全,岛上还建起了咖啡屋、观光玻璃栈道等。尤其是节假日,这个毗邻定海老城区的小岛,颇具人气,甚至成为网红打卡地。
快至山顶,有一专供游人憩息的驿站。大家有的坐下来享受山风的惬意,有的则趁机洗了一把脸。此时,离乘船时间已过去一个半小时。
又走了约一刻钟,爬至山顶。已有零星游人坐在遮阳棚内聊天。站在山顶,远近岛屿尽收眼底,极目处,风景各异,既有高楼大厦,又有物流基地。曾经的五星级酒店,近在迟尺。岛屿间的海面上,一艘艘船只,给岛城平添灵动的韵味。平时,在定海老城,看附近的岛屿,似乎有点远,其实,从这些小岛回望城区本岛,是那么的近、似乎触手可及。舟山群岛,确实是一方大自然赋予人间的风水宝地。
“各位,10点半有一批客人要上来,等会还请大家把座位空出来。”露营基地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10分钟后,大家在山顶上合影,就开始下山。
忽然,我发现山坡边有一纪念馆,名为“东岠红色记忆陈列馆”。馆为一不起眼的平房,里面内容虽不多,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定海乃至舟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红色历史,图文并茂;有些资料、有的物件很珍贵。馆旁,还陈列了几门火炮装置。
舟山,作为一座于1950年5月17日才解放的城市,向来是国防要塞,拥有丰厚的军事文化、海防文化。在这里设立一座红色纪念馆,也凸显了当地人们强烈的革命传统教育意识。
下山时,我们选择了另一条山道。山道显然是经过人工修筑,但看上去痕迹不重,也许,是为了保护山上的生态环境。没多久,我们就抵达山下。抬眼一望,咖啡店、玻璃栈道、精细设计的创意雕塑等遥遥相对。大家先到咖啡店休憩一会儿,又去玻璃栈道打卡。
在这么一座小岛上,开设一间面积不小的咖啡店,也需要耐心和魄力。因为,毕竟,很多时候,岛上人迹罕至。咖啡店的营业员,有时候估计也就对着海滩发呆。但无论怎样,它生存者、矗立着,为上岛的游客提供休憩、喘息的场所。也正因为有了山顶的露营基地、山下的咖啡店等,这座小岛才会有更多川流不息的游客前来呼朋引伴。
在观察东岠岛及旁边西岠岛地图时,忽然有一个奇特的地名发现,东距面积虽4倍于西岠,但东岠岛上有个小岠村,西岠岛上有个大岠村。
考虑到气温高、天气热,群主决定提前离岛。中饭是各自带来的干粮。掐指一算,从上岛至离岛,时间也就4个小时左右。徒步的时间比预算的少,但每个人均是汗流浃背,已经达到其中一个重要之目的——健身。
东岠岛,我们还会再来看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