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英民
起初没打算去许村,在徽州古城看了许国大学士的石坊,临时起意到许村看看,没想到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震撼。
许村地处黄山箬岭南簏,四面环山,临水而建,村落布局呈“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风水格局。始建于东汉,古称富资里,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两座气势恢宏的牌坊,一座上书“徽省坊”、另一座上书“三朝典翰”。越过牌坊进入一条古巷,“许村奇迹”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令人惊讶的是许村的古建筑群保存完好。一座座黛瓦白墙的古宅大院令我们眼花缭乱。有“大宅祠”“云溪堂”“许有章宅”“许存心堂”“许声远宅”等元明清建筑100余幢,其中16幢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闻名遐迩的中华古村落。
各式牌坊高入云霄。除了前面提到的两座,还有“大郡伯第”“双寿承恩”“五马坊”等,每座牌坊都包含了丰厚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令我不解的是,龙川胡富的牌坊建在了许村,而许村许国的牌坊却建在了歙县“徽州古城”,权且认为与其身份地位或封建时代牌坊建造制度相关吧。
“大观亭”精美绝伦。该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为三层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底层呈八边型,跨街而建形成南北通道,既有交通作用,又具备休憩功能。上述古建筑共同赢得了“徽派建筑博物馆”之誉。
游览中我们还入户进行了参观,深深地被许村人的热情好客与精湛的徽派建筑艺术所打动。有位朋友与房主交流时问到,房子卖不卖,房主说卖呀,接着又说了一句,恐怕你们买不起。我们一行被当场看穿,没再继续问价,不好意思地离开了。
行走在许村大街小巷古宅庭院中,不禁感叹此地淑气旺盛,实属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历史上出过1名状元,48名进士,53位举人,被誉为“徽州第一进士村”。如今更有一村“五院士”、一家“五博士”,是全国平均学历之最。这种传承令人羡慕、震撼、深思,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使一个村千年不衰,答案是肯定的,良好的文化传承,浓厚的学习氛围,刻苦的思想追求,确保了这个村人才辈出。
令我们念念不忘的是许国。许国1565年中进士,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为官,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1583年因力主出兵云南“平夷”有功,晋升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为表彰许国的事迹,万历皇帝下旨,由地方官府出资,在徽州古城建“许国石坊”,亦称“大学士坊”和“八脚牌楼”。牌坊雄伟壮观,雕刻精美,用“举世无双”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一行拍照留念,观看了好长时间,惊叹不已,流连忘返。
围着许村转了一圈,虽然有些恋恋不舍,但天色渐晚,只得启程回到宾馆。
作者简介:韩英民,山东高唐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收藏壶,在文字里“壶言壶语”。出版散文集《留住乡愁》。
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