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游记之七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由于米脂新开通的5路公交车次数很少,我们打车去宾馆。出租车司机待客非常热情,当我询问他米脂县城有哪些可以游玩的地方时,他马上回答,让我们去李自成行宫,多花点时间仔细看看,然后到行宫东面的绥德古窑洞景区看看,这两个地方是游客必到的地方。
我说,米脂县城看起来不大啊,他回答说,经济形势有点困难,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或北上榆林,或南下延安,走不远的也都去了绥德,那里能够找到工作。我说,是这样啊,又问他那么米脂还有多少人口?他说也就剩下五六万人了吧。我很震惊,也不知他说的是否准确。
朋友见司机师傅开朗热情,又跟他开玩笑说,师傅,我请教个问题,俗话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我们走了这一路,可没有看出来米脂的女人比其他地方的女人更加出色啊。出租车师傅哈哈大笑,说有一个代表也就够了。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话可不是吹嘘,这是有历史作证的。出租车师傅说的这一个代表就是指东汉后期的貂蝉。“米脂的婆姨”,这里的“婆姨”指的是女人,米脂的姑娘早在东汉三国时期就以美貌闻名。据《米脂县志》记载,东汉三国时的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就是米脂人。貂蝉是那一时期的美女,在《三国演义》里她不仅模样倾国倾城,而且具有聪明才智,更有爱国情怀。她是汉末朝臣王允的义女,能歌善舞,才华出众。她按照王允的计策,凭借美貌周旋于把持朝廷大权的奸臣董卓和吕布之间,又凭借聪明伶俐成功离间二人,最后假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为汉朝除掉一大祸害。司机师傅用尊重的语气对我们说,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貂蝉就是米脂人。
到宾馆后朋友对我说,米脂县不仅风景美如画,而且遍地是高颜值美女,历史上就已经声名远播了。据说这里的女孩个个肤白貌美,皮肤娇嫩吹弹可破,五官精致婉约如画,宛如仙女下凡,令人心旷神怡。男士经过此地被美人打动心花怒放,一时间竟忘了归路,心里不由得感慨:此生唯愿寻一米脂女,从此过客变归人。现如今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高阶美令人羡慕的同时,也心生好奇。
我说,陕北民歌信天游有这样一段唱词:“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四个是陕北四大宝。陕北当地人传统上把女人叫“婆姨”。据说人多的时候出门,街上见到的是清一色美女,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都是纯天然高颜值的高配置,大城市那种人工美女根本没法比。米脂这个地方走出来的婆姨都很漂亮,身材高挑,五官深邃。尤其是米脂婆姨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人们叫做毛眼眼。陕北的地形和饮食环境似乎还特别“宠爱”这里的女性,小米养人,米脂盛产的小米更是香甜可口,这让米脂姑娘肤白如玉、柔中带刚。
朋友说,而“绥德的汉”呢?更是顶着“阳刚霸气”的光环。吕布是东汉时期五原郡人,故乡就在今天的绥德。他是东汉末期的名将,是绥德县的骄傲。绥德男子一边继承了吕布的阳刚之气,一边还浸润了“天下名州”的文化氛围。于是,陕北人津津乐道:男子要找米脂的姑娘,女子则认定绥德的汉,刚柔相济恰好凑一对。所以米脂的婆姨文化独树一帜,驰誉中外。貂蝉可以说是米脂美女的代言人,她的美貌与智慧让这座小城带有古色古香的气韵,并且历经岁月依然保持着那份古朴纯然的文化底蕴。
那么为什么米脂出美女呢?这里有地理因素在起作用。米脂地处陕北,是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冷暖有序,雨热同期。全境是黄土地,黄河支流无定河贯穿其中,自古便有“沃壤宜栗,米汁淅之如脂”的说法,米脂的名字就由此而来。由于水土条件适宜,这里盛产优质小米。用米脂的小米熬出的小米粥上面浮出一层油脂,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对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长期食用还可以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有弹性,婆姨们就把小米作为日常饮食。据说这是米脂出美女关键因素。
蒋国良,2025.9.6。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