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75米长的金龙在锣鼓声中“破云而出”
智能机器人头戴簪花巡游
千年客家古镇在这个双节假期
创造了接待游客93.2万人次的亮眼成绩
游客量同比增长超三成!
……
“咚咚锵!咚咚锵!”一条长达75米的巨型金龙在锣鼓声中翻腾起舞,引得观众阵阵喝彩。与此同时,一台头戴簪花的智能机器人巡游在古镇青石板路上,时而驻足向游客挥手问好,时而停下脚步配合拍照。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龙泉驿区洛带古镇将传统客家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不仅在四川各大景区中增长率名列前茅,更成为全省文旅市场“热力值”拉满的一匹黑马。10月3日,洛带古镇单日接待量达13.1万人次,同比增长34.02%,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亮眼:古镇旅游热度飙升
洛带古镇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累计接待游客93.2万人次,这一数据较往年有明显提升。其中10月3日至5日连续三天单日接待量均超过12.8万人次,假期首日游客量即同比增长近四成。
这一增长并非偶然。根据四川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2025年国庆假期第五天,洛带古镇接待游客13万人次,同比增长34.02%,增长率远高于阆中古城(7.46%)和安仁古镇(9.41%)等同类景。洛带古镇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成都周边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洛带古镇的出色表现,也带动了整个龙泉驿区的文旅市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龙泉驿区累计接待游客226.59万人次,形成了区域旅游联动效应。
活动纷呈:古今交融打造独特体验
洛带古镇在今年国庆期间推出了多项创新活动,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古镇举办的“古镇新韵,千数簪花万景街”系列活动,包括“洛带有戏·欢聚国庆”喜剧周、《孔明开街》实景剧等精彩演绎,把浓郁的历史文化融入欢乐元素。成都金龙长城景区人气火爆、徒步赢“奖牌”活动客流暴增,连续刷新多项纪录。
最令人惊喜的是“机器人簪花”的创新举措。一台智能机器人头戴簪花在古镇老街上巡游,能够与游客互动、拍照。来自重庆的大学生王琳兴奋地表示:“真没想到机器人也能簪花!这个创意太酷了。”
“客家凉粉嘉年华”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伤心凉粉、麻辣黄凉粉、糖醋冰粉等十余种口味汇集,不少游客端着纸碗,边逛边吃,惬意十足。游客边品尝美食边欣赏国风音乐演艺,古镇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底蕴深厚:文化创新激活古镇魅力
洛带古镇被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千年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其持续吸引力的源泉。古镇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客家民俗活动,还持续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此前的客家水龙季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成功举办24届,年均吸引数十万市民游客。
文旅融合创新成为洛带古镇吸引游客的关键。今年3月,洛带古镇举办了第一届沉浸式华服大秀,通过“礼乐华夏、丝路霓裳、宋明风华、国潮新生”四大篇章轮番登场,串联起华服发展史。
同时,龙泉驿区计划在洛带古镇打造全国首个客家文化沉浸式体验空间,依托XR扩展现实技术,融合LBEVR大空间体验馆、球幕飞行影院、文创空间于一体。
洛带古镇持续打造“洛带簪花”等知名文旅IP,并不断向华服体验、主题文化场景纵深拓展,让游客在漫步一条条小巷、流连一座座会馆时,能感受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
区域联动:多元业态促进文旅消费
洛带古镇的成功也离不开与周边景区的联动效应。龙泉驿区在国庆中秋期间推出了包括东安湖公园“月照山湖·梦落东安”嘉年华、龙泉山徒步观景等一系列活动。
东安湖公园打造的12米巨型月亮悬浮湖面,皎洁的“月色”映得湖水泛起银辉,瞬间成了全场焦点。高空威亚表演《嫦娥奔月》惊艳登场,拜月大典在书香广场举行,古风汉服方阵集结,传递着中华祭月文化的深厚底蕴。
同时,东安湖公园片区通过举办演唱会、体育赛事和文旅活动等引流约50万人次。这种“赛演引流+民俗沉浸+生态休闲”的多维度体验,有效促进了文旅消费。
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
客家文化与创新表达的融合
这场狂欢不仅是龙泉驿文旅活力的证明
更成了成都假日经济的亮眼注脚
“龙泉驿·洛带古镇”的名片
正在火出圈!
(记者李婧敏)
来源:龙泉驿发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