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2025“如虹嘉年华”在深圳光明区虹桥公园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光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华润万象生活物业深圳公司共同打造,以“跃动虹动心动”为主题,通过八天百余场演出及多项互动体验,呈现了一场融合多元演艺、科技互动与自然生态的沉浸式文旅盛宴。
2025“如虹嘉年华”现场
10月1日至8日,活动累计接待23万名市民游客。凭借丰富的内容与独特的体验,虹桥公园成为大湾区假期中备受青睐的城市休闲目的地。
全时段演艺+定点演出 营造沉浸式欢乐氛围
本届嘉年华以“全园演艺矩阵”为核心,将虹桥公园整体打造为开放式“户外剧场”,通过多点覆盖、时段衔接的设计,实现“时时有精彩、处处有看点”,满足各类游客的全天候游览需求。
北广场“童屿奇踪·亲子泡泡秀”
白天的虹桥公园洋溢着亲子温情与活力氛围。北广场的“童屿奇踪·亲子泡泡秀”每日三场,七彩泡泡随风飞扬,孩子们嬉戏追逐,家长纷纷拍照留念,成为亲子打卡热点。
北广场上演“穹跃狂想·花式篮球”
篮球场上,花式足球与花式篮球的高难度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日熹阁天台上,艺术体操彩带飘扬,弦乐四重奏旋律流淌,艺术与湖光桥影相映成趣。夜幕降临,南广场“声波虹动·乐队燃歌”接棒上演,引发观众合唱,节日气氛屡屡升温。
滑板场上演“跃动纪元·极限秀场”
10月4日至6日,三大定点演出为市民带来视听震撼。碧湖区滑板场的“跃动纪元·极限秀场”汇聚BMX小轮车、滑板与极限轮滑表演,选手们腾跃翻转、精准落地,引来观众连连喝彩。
“心动律影·潮舞集结”上演“刚柔对决。
北广场“心动律影·潮舞集结”呈现街舞与艺术体操的“刚柔碰撞”,街舞力量十足,体操柔美优雅,形成鲜明对比。南广场“虹动拾光・跷影舞聚”结合荧光舞者、高跷互动与冷焰火效果,编织出梦幻夜光派对,游客与“虹光精灵”合影,欢声不断。
“虹动拾光・跷影舞聚”在夜色里编织梦幻夜光派对
“国庆氛围很浓,大家互动很好,孩子玩得特别开心。”从南宁专程带女儿游玩的杜先生表示。附近居民张先生也称赞:“表演让人放松,很有节日味道。”
“月满湖灯,共寄团圆”中秋夜特别活动
中秋之夜,虹桥公园推出“月满湖灯,共寄团圆”特别活动。市民在碧湖畔与亲友一同放灯祈愿,盏盏湖灯与月色交织,为团圆夜增添温馨与仪式感。
互动装置与科技体验 提升游客参与感
本届嘉年华突破“单向观赏”模式,通过互动装置与科技项目结合,引导游客从“观看者”转变为“参与者”,在互动中收获情感共鸣与独特记忆。
《坠入月光之梦》风动艺术装置
碧湖区设置三组湖畔情绪装置,成为连接自然与情感的桥梁。《听云起的声音》以飞舞泡泡唤醒童趣;《骑到星星升起》通过骑行点亮星光,让游客亲手创造浪漫;《坠入月光之梦》将秋千与光影结合,营造诗意体验。这些装置成为公园的“情绪开关”,深化了游客与艺术的联结。
以“十五运会”为主题的夜光装置:“马住光明”
以“十五运会”为主题的夜光装置——“马住光明”“足够光明”“骑遇光明”,将运动精神与城市特色相融合,成为夜间打卡热点。
日熹阁的“树莓VR未来影院”吸引众多家庭和科技爱好者,《登月奇旅》《地心大冒险》等VR剧目让游客跨越虚实界限。有家长表示,孩子在体验后仍兴致勃勃,“文旅+科技”模式兼具趣味与教育意义。一位香港游客说:“项目丰富,孩子玩一整天都不腻。”
生态与人文交融 展现光明文旅特色
作为光明区“公园之区”建设的重要载体,虹桥公园依托森林、碧湖与虹桥的生态本底,通过“如虹嘉年华”IP持续丰富场景与体验,逐步发展成为集自然、艺术、运动与轻商业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市民提供精彩的假期活动,也提升了光明区的城市形象与文旅吸引力。
华润万象生活物业深圳公司自2024年5月运营虹桥公园以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耕商业运营、空间规划与文化IP打造,通过精细管理与创新服务提升公园品质,优化市民游园体验。
活动期间,“如虹嘉年华”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持续传播,“出片率高”“孩子玩得不想走”“活动丰富超出预期”等评价频现。这些反馈既体现活动对市民需求的准确把握,也反映公众对光明区城市形象的认同与归属。
虹桥公园
本次活动以游客体验为中心,通过“深圳虹桥公园”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演出信息与天气提示,并制定应急预案,保障活动安全有序。从亲子家庭到年在嘉年华中找到乐趣,实现“全年龄段覆盖”的体验设计。
八天嘉年华虽已落幕,但其带来的城市活力与人文温度仍在延续。光明区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化生态建设与文旅融合,让虹桥公园这张“城市名片”更加璀璨,为市民创造更多高品质生活体验,也为大湾区文旅发展注入“光明活力”。
文|李薇
图|主办方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