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我市文旅市场聚焦假日休闲供给,全力释放文旅消费潜能,通过精心筹备与协同发力,湿地游、休闲游、乡村游等持续火热,整个文旅市场呈现出安全稳定、井然有序、氛围祥和的良好态势。
截至10月8日,我市累计接待旅游者626.82万人次,同比增长21.12%;经测算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92亿元,同比增长15.06%。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0.66万人次,同比增长21.82%。假期期间,文旅市场未发生重大旅游服务质量投诉、安全事故和社会舆情,为游客营造了安心舒适的旅游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重点景区引力持续攀升,成假日文旅“主力军”
国家5A级景区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再次成为盘锦文旅市场的“领头羊”。假期内,景区最高日接待量超过4万人次,连续4天游客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连续7天突破2万人次。景区内五星红旗迎风飘展,“万人唱红歌”活动、“赏秋第一站”文艺演出等精彩活动连日上演,“中国最北海岸线”成为域外来盘游客的首选打卡地。
改造升级后的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景区也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万人次。景区以央视86版《西游记》IP授权为亮点,精心打造“黑风关里 经典西游”主题体验,十大沉浸式场景与全天数百场演艺让游客深度“入戏”,仿佛置身于西游世界之中。此外,金帛滩海洋乐园、含章湖休闲度假区、红海湿地温泉乐园等休闲度假产品游客量增幅明显,滨海游、温泉游等在旅游市场中的占比不断加大。
文化休闲供给活力迸发,赋能文旅“出圈出彩”
广厦艺术街“2025国庆中秋主题嘉年华”精彩启幕,“国家级非遗展演”“十米涂鸦创作”“中秋放河灯”“农具时光展”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到场体验,让人们在假期中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魅力,体验到了多元的欢乐。
盘锦1955国营农场景区全新开业,“时光记忆长廊”内,斑驳的红砖墙、二八大杠自行车、泛黄的老粮票、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串联起60余年的农垦岁月,成为跨越代际的“文化传承纽带”,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探寻那段难忘的历史。
辽河碑林“墨韵飞扬 文化礼赞”系列活动,让游客深度感受了汉字文化的演变历程与书法艺术的独特韵味。
辽河民俗博物馆以“辽河口渔家菜”为主题的特色非遗展,向游客传递了对辽河口文化传承创新的独到理解。田庄台镇非遗展馆正式对外开放,市图书馆“书香润乡村”阅读推广活动全面启动,部分影院推出“观影+出游”消费场景,文化赋能特色旅游产品成功“出圈”。
乡村旅游业态迭代升级,点亮假日“田园风情”
“十一”假期,“农文旅”融合产品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以“农业生产+文旅体验+农产品销售”为特点的“醉美田园 拥抱乡村”丰收游主题线路受到广大游客欢迎。
在盘锦稻里景区,依托“红海滩一号大米种植基地”资源,集中呈现丰收礼俗情景展示、非遗展示展演、田园打卡等内容,打造了“赏”“玩”“购”等多种场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体验。盘锦森林公园首届巨型南瓜节人气爆棚,各种活泼有趣的南瓜元素将农趣、野趣与亲子游、家庭游完美契合,近5万游客到此打卡,享受秋日田园的宁静与欢乐。
此外,“十一”假期恰逢盘锦河蟹、盘锦大米上市的好季节,二界沟、赵圈河等乡村民宿、农家乐“高朋满座”,丰收主题游不仅为文旅产业拓展了新赛道,更让美丽秋色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金色资源”。
群众体育赛事亮点纷呈,点燃假日“运动激情”
“红马赛”后,盘锦市再次迎来“国字号”群众体育赛事。10月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主办的2025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盘锦站)暨辽宁省国际棋牌文化节活动在兴隆台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支国际象棋团队汇聚一堂,展开了精彩对弈。
由中国击剑协会指导的“奔跑吧·少年”盘锦励智击剑公开赛在双台子区成功举办,吸引了近千组家庭赴盘锦观赛游玩,以“赛事+文旅”模式激活了区域消费链条,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升温。
此外,2025“红海滩杯”辽宁省三人篮球联赛总决赛暨“三省一区”三人篮球挑战赛、2025盘锦市匹克球城市公开赛等也相继开赛,这些赛事积极呼应新兴运动潮流,打破了专业赛事的“观赏壁垒”,让游客从“看客”变成了“参与者”。赛事期间,汽车经销企业、保险机构、成品油零售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等也纷纷推出降价促销、专属优惠套餐、加油优惠、满减折扣等特色活动,形成了消费联动效应。
假期服务保障全面到位,护航假日“美好旅程”
假期期间,各区县、各景区强化人流车辆管控、消防应急保障、特种设备管理等措施,对特种游乐设备等重点部位实施“一日一检”。宣传、文旅、公安、应急、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网吧、歌厅、影院、酒店等休闲娱乐场所和印刷发行企业加大安全检查执法力度。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假日期间旅游市场平稳、安全、有序运营。
媒体宣发渠道多维拓展,擦亮盘锦文旅“金名片”
依托各类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我市聚焦文旅市场热点,进行了多角度、全方面的宣传报道。10月6日,央视CCTV13《新闻直播间》报尾以镜头语言定格了盘锦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秋日盛景。《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辽宁日报》、北斗融媒等先后刊发了《红滩金稻,家国同庆》《国庆游红海滩,遇见最美海岸线》《万人合唱颂祖国》《贺华诞、庆丰收,盘锦非遗展演进景区》《金秋盛景美如画》等专题报道,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构建起立体化传播矩阵,为我市文体旅品牌传播带来了乘数效应。
“十一”假期,我市文旅市场在“文体旅”融合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