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小长假正式收官,“好客山东”成绩单亮眼。记者今天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10月1日-8日,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966.6万人次,营业收入15.5亿元,比上年国庆假期分别增长8.0%和5.0%。全省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服务582.7万人次,比上年国庆假期增长11.6%。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山东从“好客”向“宠客”的暖心升级。面对假期多地的持续降雨,山东各地化被动为主动,用一项项便民举措、一个个创新场景,让“宠客服务”渗透到每个游览瞬间,真正实现了从“迎客”到“留客”的情感升华。
“这个国庆节我体验了一次雨中爬蒙山,冒着雨爬到圣贤亭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云海,很值!”来自枣庄的游客刘女士说,“景区送了一张晴雨卡,之后还能免费再来一次,期待下次晴空见。”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省多地遭遇持续降雨天气,游客出游意愿降低。如何吸引游客成为摆在景区面前一大难题。沂蒙山龟蒙景区、云蒙景区率先出招,创新推出“晴天险”,10月1日至8日国庆假期期间入园且遭遇降雨的游客,均可在明年9月30日前任选一天免费重游一次。“我们希望用一张‘未来门票’将单次消费转化成长期的情感链接。”沂蒙山龟蒙、云蒙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既能吸引游客‘回头游’,又能为景区赢得有服务温度的行业口碑。”
应对降雨天气,其他景区也纷纷拿出“宠客”应对之策。五莲山、红叶柿岩旅游区、临朐沂山风景区等都推出了国庆下雨免费重玩活动。放眼整个假期,“晴天险”并不是孤立政策,山东的“宠客”服务渗透进无数个可感知的体验瞬间,从细微处实现了从“好客”到“宠客”的转变。
由“卖门票”向“赚口碑”转型,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国庆期间面向全国游客免门票,通过增加园内体验业态留住客流。解决游客“停车难”问题,泰山景区各进山口周边向游客开放停车泊位1.5万余个,“泰山易停”整合4类停车资源、7.4万个泊位信息,实现一键导航、智能找位,为游客规划最优停车路线。
如果说“晴天险”是“好客山东”的应变智慧,丰富产品业态、创新消费场景则体现了“宠客”的积极作为。各地通过打造沉浸式夜游、举办特色美食赛事等举措,不断延伸文旅消费链条,让游客从“过路客”变成“过夜客”,从“观光者”升级为“体验者”。
摄影:邵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好词!好词啊清照。”国庆假期,济南趵突泉景区推出主题沉浸式夜游——《趵突夜画》,以“二安文化”为线索,打造集文化体验、艺术演艺、科技互动于一体的沉浸式夜游新空间。“游客在夜游过程中,可以亲历‘一代词宗’李清照从少女情怀到家国大义的一生,也可以沉浸式感受辛弃疾与李清照的隔空对话。” 济南文旅集团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牛晓霞表示,“通过这种夜间互动演艺的形式,让济南的千年文脉变得可触可感。”
创新夜游体验场景,全省各地纷纷点亮“夜经济”。临沂《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入夜开演,涑河南岸的休闲街区每晚演出近百场次。曲阜鲁源村推出了“中秋奇妙夜”主题游,五场夜游节目让游客体验鱼灯巡游、火树银花的唯美浪漫。
“最终确认成绩为2728份,打破挑战目标,挑战成功!”10月7日晚,“‘蔬’香齐鲁·山东蔬菜美食争霸赛在潍坊举办。随着认证官杨绍鹏宣布挑战结果,现场发起的“一小时内吃朝天锅人数”挑战,成功创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庆假期期间,山东分别在枣庄和潍坊以水果、蔬菜为主题举办两场美食赛事,同步在现场设置展销区,拉动假日文旅消费。其中枣庄赛区总客流量达到59.7万人次,拉动文旅综合消费3265万元。
除了“文旅+美食”,山东各地还发挥“票根经济”的联动效应,将“宠客”服务链条深入到更多元的跨界融合场景。滨州市推广“文旅票根联盟”,将高速通行票根纳入餐饮、住宿、景区优惠体系。聊城依托“鲁超联赛”“全国轮滑赛”等赛事推出优惠政策,观众凭赛事有效票根,可在聊城市51家A级旅游景区享受免票或折扣优惠,其中36家景区实行免门票政策,15家景区提供5至9折不等的门票折扣,覆盖不同游客需求。
此外,山东的“国际朋友圈”在黄金周显著扩大。携程数据显示,假期山东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0%,其中青岛、泰安、济南三市贡献超八成份额。此外,青岛邮轮母港首次在中秋假期接待国际邮轮3艘次,船上外籍游客近6000人,其中约四成选择下船后赴曲阜、泰安延伸游览,形成“海—山—圣人”经典线路。
免签政策叠加直航恢复,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位列前五大客源地,韩国独占35%,成为山东入境游“头班车”。入境游客平均停留3.2晚,高于国内游客0.8晚,消费力更强。泰山、三孔、青岛啤酒博物馆、泉城夜宴明湖秀、日照海洋公园为热门打卡地。
(大众新闻记者 唐晓宁 通讯员 孙为立 参与采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