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内,一群小朋友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青花瓷彩绘”作品,为连续8天的“感知青韵・金沙之约”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场覆盖全年龄段、融合文化体验与公益服务的假日盛宴,不仅让天南海北的游客沉浸式感受古蜀文明魅力,更以贴心服务与人文关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融合答卷。
据统计,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金沙遗址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5.2%。随着假期结束,从10月9日起,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也将恢复为9点至18点(17点停止入馆)。
80+场文化活动轮番上演,金沙八天乐节日仪式感拉满
为让游客度过充实假日,金沙遗址博物馆充分整合展厅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同步开放三大特色展览,并推出8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听与互动体验。
三大展览各有侧重,满足不同群体和年龄段观众需求。基本陈列“走进金沙”,聚焦古蜀文明和金沙文化深度解读,成为假期间最受游客青睐的展览;专题特展“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以丰富文物为载体深刻阐释中国青色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兼具文化深度与视觉冲击力的美学享受;“玉映金沙——玉文化科普展”,创新设置磁吸展墙、制玉试验台、“沁色”模拟转盘等体验环节和互动装置,将“玉之匠心”“玉之时光”“玉之光华”三大展区变成了可触摸的“活教材”,让游客亲手感受古蜀玉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博物馆融合展览体验和文化服务,不仅为游客提供每天不同时段的公益讲解,同时推出多项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活动体验。从青韵雅集中的宋代美学到博物馆里的非遗记忆,从以金沙文化为灵感的文艺演出到剧情丰富的亲子研学、疗愈身心的情绪探索……古老的文明、遥远的历史在一次次探寻和演绎中被重新释读,观众也获得了全新的博物馆体验。
五场“寻香金沙・青韵雅集”活动尤其令人难忘,不仅场场座无虚席,现场更是充满欢声笑语。10月6日中秋当天,遗迹馆草坪化身雅集现场,参与者除了通过簪花、净手、品茗、焚香、听琴、制香和飞花令互动,感受宋代生活美学,还能体验焚金兔望月香、祈福月神等限定环节,为自己和家人祈福。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德国的游客康妮和朋友也饶有兴致地参与了这场活动,对她来说,亲手打制香篆、与中国人对吟德国诗篇,这些都是独特又难忘的体验。
与此同时,版画拓印、漂漆书签、青玉雕刻、青绿竹编、桂香福袋、青花瓷彩绘等体验项目每日轮番推出,给观众带来别样非遗体验;“古蜀薪传,共护文明”文艺演出融合川剧、杂技、古典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更多宝贵遗产在金沙绽放光彩;“寻知金沙・亲子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祭司”,在博物馆体验趣味十足的文明探险;“寻美金沙・愈见彼此——亲子情绪探索之旅”,则将古蜀文化与心灵疗愈结合,让家庭游客在文化体验中纾解情绪,收获情感共鸣。
此外,金沙遗址博物馆还通过“古蜀金沙文明科普流动展”进社区和“点亮微心愿·金沙传温情”主题公益活动进医院等方式,将博物馆的文化温度延伸至展馆之外,为社区居民和医院患儿送去节日祝福和关爱,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不同群体延伸,彰显文博机构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暖心服务举措多维发力,在金沙过节更有温度
国庆期间,金沙遗址博物馆不仅推出文化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体验,更以贴心服务与多项便民举措,收获观众好评。
为应对假期客流量较大的情况,同时避免游客长时间的等待,博物馆及时对国庆开放时间做出调整,将开馆时间延长至每日8:30至18:30,方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尽兴参观。同时为让更多无法到场的观众也能共享文化盛宴,博物馆在微信视频号、微博、小红书等多个官方平台同步推出中秋主题直播。
在服务保障方面,增加安保巡逻和志愿服务力量、设置多个免费行李寄存点、提前备好游客常用物品、加密巡查与清洁频率,让游客参观更便捷,更安心。据悉,国庆假期,金沙遗址博物馆先后投入了500余人次安保人员,通过13个岗位及1个巡逻机动组的组合配置,提供全天候安全守卫。与此同时,154人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在公益讲解、咨询导览、文明劝导、社教活动等多个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繁忙又热情的身影构成了博物馆里的“温暖风景线”。
值得提醒的是,金沙遗址博物馆国庆中秋双节活动虽已落下帷幕,“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还将展出至10月19日,“玉映金沙——玉文化科普展”也将持续为观众带来可触摸、可拼装、可互动的古蜀玉文化体验。
来源: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云上深夜快递记者:陈迪欣
编辑:吕春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