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位于甘肃民勤的苏武沙漠景区人气爆棚,沙海之间欢声笑语不断,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在此尽享大漠风情与艺术盛宴。
苏武沙漠景区一景 卢武林 摄
本地与周边游构成此次客流主力,武威、兰州、金昌等省内城市游客贡献了超过半数的客流量(达60%)。许多家庭选择自驾短途游,携亲带友驰骋在通往沙漠的公路上,抵达后或体验刺激的沙漠越野,或带着孩子拍照滑沙,在柔软沙粒中感受自由惬意。
“第一次带孩子见沙漠,看着他在沙坡上滑下来的笑容,这趟短途旅行太值了!”来自兰州的自驾游客王先生说道。
跨省游客的显著增长成为另一大亮点,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游客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约30%),更有广东、山东等地游客专程而来。
“在海边长大的人,一直对沙漠充满向往,这种‘沙漠与海洋’的强烈反差太震撼了。”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女士说,她特意提前规划行程,只为亲身体验西部大漠的浩瀚壮美。
游客体验骑行骆驼 张小芳 摄
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核心魅力,在于景区独特的沙漠雕塑艺术与深厚的生态文化底蕴。作为景区标志性板块的沙漠雕塑国际创作基地,目前已汇聚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32件艺术作品,实现“一雕一景,一塑一色”的视觉奇观。低头凝思的人物雕塑、穿越时空的门形装置、兀自独绿的枝芽造型等作品,与蓝天白云、金色大漠完美融合,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出片圣地”。苏武沙漠景区讲解员彭铁梅在讲解《远方》等代表作时介绍:“这些雕塑凝聚着艺术家对沙漠的理解,既展现艺术魅力,更诠释着人沙和谐共生的理念。”
游客打卡留念 卢武林 摄
雕塑艺术背后,是民勤七十余载防沙治沙铸就的精神丰碑。作为嵌入两大沙漠间的“生态楔子”,民勤县传承发扬“勤朴坚韧、不畏艰辛、众志成城、久久为功”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深化拓展“人人上、代代传、步步走、苦苦干”的防沙治沙“民勤模式”,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新时代绿色奇迹。(记者:卢武林)
编辑:李玉红
审校:薛慧
责任编辑:李禄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