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鹊山生态文化区并未满足于前半段的客流高峰,而是通过一系列瞄准年轻人兴趣点的潮流活动,实现了从“流量”引客到“留量”留客的转变。
避开“客流回落” 以潮流赛事圈粉客群
10月7日,当不少地方出现客流回落时,鹊山生态文化区的街舞大赛却如火如荼。
“我专门从淄博过来看比赛的,特别是能看到乌克兰舞者现场裁判和表演,”现场一位年轻游客告诉记者,他练习霹雳舞已有三年,这次既是观赛,也是学习。“虽然今天是少年组比赛,但现场依然吸引了不少成年人。”
赛场外,聚集了大量像他一样的街舞爱好者,他们讨论着技术动作,交换着社交媒体账号,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活跃的社群。
“这是近几年本地为数不多规模大、规格高的街舞赛事。”现场一位领队老师评价,这次比赛的奖金额度高,参赛人数多,组织专业。
赛事运营方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尤其是街舞近年来关注度不断上升,它代表的拼搏、创意和潮流精神,与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契合。该负责人提供了一组数据:为期两天的街舞大赛,吸引了300多名选手报名参赛,有284名少年和100多名青年,直接带动入场观众人数提升,其中18-30岁的年轻观众占比过半。“这不仅仅是场比赛,更是一个青年文化交流的平台,其带来的黏性客群是非常可观的。”
这种以垂直领域潮流赛事撬动特定客群的模式,在国内已有成功先例。例如,北京市不久前在雁栖湖举办的街舞大赛、成都打造的“春熙路街潮文化节”,均通过引入赛事,不仅瞬间聚集了大量年轻流量,更塑造了“年轻、潮流”的标签。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产业正在从“大而全”向“精而美”转变。像街舞大赛这类活动,看似小众,实则精准。
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持续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等活动,发挥体育赛事和相关活动带动效应。这为发展基于赛事的文旅融合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
布局多元场景 让“一日游”变“深度游”
如果说街舞大赛是引客的“爆点”,那么鹊山生态文化区在整个假期布局的多元、沉浸式消费场景,则是将“流量”转化为“留量”的关键。
在泉韵水坊街区,“潮动全城”的活动贯穿了整个国庆长假。啤酒专卖区、烧烤专区与调酒师的现场演绎、DJ的演出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充满夜间活力的空间。“白天看完比赛,晚上和朋友来这里喝点精酿、听听音乐,氛围特别好,不知不觉就待了三四个小时。”来自德州的大学生游客李敏说。
与此同时,在动感草坪和齐风坊区域,世界知名咖啡品牌的集结,搭配星空房、帐篷、天幕营地,营造出时下受年轻人追捧的露营风。游客在此既可享受咖啡盛宴的时光,也能感受草地音乐节上省内外知名乐队带来的律动。从10月2日持续至4日的音乐节,与咖啡露营区形成了互补,实现了“静态休闲”与“动态娱乐”的场景融合。
在另一侧的泉韵水坊,二次元世界同样精彩。此前,知名Coser的亮相以及主题演出,让这里成为动漫爱好者的乐园。10月3日集中上演的中外动漫Cos大赛、动漫舞蹈大赛、汉服游园会等活动,更是将二次元文化的魅力释放,吸引了不少穿着角色扮演服装的年轻人前来“打卡”。
阳光草坪上启动的萌宠主题乐园,则抓住了“它经济”的风口。宠物选美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的宠物主人携爱宠前来,形成了又一个充满趣味的社交场域。
来自济南市区的26岁设计师林薇告诉记者,在这里,她感受到了一种蓬勃的“青春力”。“这种能量让我觉得黄河新城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一个我们年轻人可以参与其中、共同成长的地方。”
“我们不再满足于提供单一的项目,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复合型的体验生态。”鹊山生态文化区运营单位一位负责人表示,年轻人来到这里,上午可以参与萌宠活动,下午看街舞比赛或逛街区,傍晚在咖啡营地小憩,晚上再去啤酒音乐派对。各种场景相互导流,丰富了体验层次,使得“一日游”变为“深度游”。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明确提出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增加戏剧节、音乐节、艺术节、动漫节、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供给。
鹊山生态文化区“场景叠加”的策略,与成都宽窄巷子将传统建筑与潮流艺术展、文创市集结合,以及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互动融合吸引客群的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不同场景的交叉融合,创造出1+1>2的体验价值。
从“引客”到“留心” 打造“懂青年”的活力区域
一系列潮流活动的布局,最终目的是将节假日期间的“流量”,转化为支撑发展的“留量”。
数据显示,尽管处于长假后期,但在街舞大赛等多项内容的拉动下,鹊山生态文化区10月7日的客流量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超过五万人次。更重要的是,年轻游客数量一直在提升。
“年轻人不仅是当下消费的主力军,更是未来消费口碑传播者。”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年轻人乐于为兴趣买单、为体验付费。鹊山生态文化区通过持续输出他们喜爱的内容,塑造成一个“懂他们”的地方。
这种效果直接体现在消费数据上。据园区内部分商户反馈,假期后半段虽受到降雨影响,但年轻人的客单价和停留时间却有所提升。
“我把这里称为‘黄河边的年轻力中心’。”26岁的白领张明辉当天一早从历下区赶来体验,在他社交账号分享的视频下,不少粉丝询问鹊山生态文化区的情况。“黄河北岸出现这样一个时髦的区域,不少人充满好奇。”
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对于正在建设发展中的济南起步区而言,作用很明显。它意味着这片区域不仅能够吸引人来,更能留住人的心,激发消费潜力,从而带动商业活力。年轻人愿意为此“买单”,不仅是购买具体的商品和服务,更是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之城“投票”。鹊山生态文化区的实践表明,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文旅消费创新的关键点,这种模式能够快速集聚人气、商气,为黄河新城建设注入动能。
来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编辑:楚明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