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浸染京华,佳节客流如织。10月6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坐落在这里的石景山原州展厅“原州印象”内人头攒动,众多游客驻足品鉴选购特色产品,成为宁夏特色农产品走出塞上、走进首都的亮丽窗口。当日,宁夏政协主席陈雍来到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实地调研了解展厅建设运营情况并看望参展商和工作人员,他高兴地说:“看到宁夏特色产品在北京这么受欢迎,由衷地感到高兴。正值中秋节,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品质做好、把品牌打响,让更多首都市民认识宁夏、喜欢宁夏味道。”
10月6日,宁夏政协主席陈雍调研了解石景山原州展厅商品展示销售情况。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上京西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石景山区通过保护性更新与活化利用,重现了昔日商旅络绎的繁华景象。
京宁两地虽远隔千里,宁夏特色农产品能在此“安家落户”,是宁夏政协积极推动京宁产业合作,小切口深入,拓宽两地交流交往渠道的具体体现。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街景。
2024年9月,经宁夏政协牵线搭桥,宁夏农业农村厅、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对接,就借助模式口街区丰富的商业业态推广宁夏葡萄酒、枸杞等特色农产品达成合作意向,助力“宁货出塞”、融通京市。
2024年国庆期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进北京驼铃古道十一市集”活动在模式口街区举办。
2024年国庆期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进北京驼铃古道十一市集”活动在模式口街区成功举办,吸引游客12万余人次,宁夏40余家企业的近200款产品热销断货,现场销售额突破35万元。以此为契机,宁夏农业农村厅、葡萄酒局与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签署合作协议,为宁夏提供免费展位与优惠店铺,推动形成常态化展销机制。
固原特色产品两次亮相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赢得北京市民点赞。
在宁夏政协持续推动下,固原市先后于2025年1月29日至2月10日、2月11日至16日,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办“六盘山下·固原绣娘”手工非遗展、“六盘山下·妈妈油香”年货展及“六盘山下 固原礼·物”主题展销活动,多款产品凭借优良品质赢得北京市民青睐,订单持续攀升。2月20日,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与固原市原州区在京签署框架协议,共同推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2025年“五一”假期,“‘卫’来‘京’喜——青春漠漠搭·现在就出发”主题招商推介展销活动亮相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
随后,“五一”期间,中卫市携“‘卫’来‘京’喜——青春漠漠搭·现在就出发”主题招商推介展销活动登陆模式口街区,涵盖非遗文创、旅游线路、农特产品和特色美食四大板块,5天展期内线上线下销售总额达220万元,潜在农文旅经济效益预估超亿元。
5月31日至6月2日,银川市主办的“神奇宁夏 京遇银川 给心灵放个假”特色农商旅产品展销暨城市品牌推介活动再次亮相模式口。
5月31日至6月2日,银川市主办的“神奇宁夏 京遇银川 给心灵放个假”特色农商旅产品展销暨城市品牌推介活动再次亮相模式口。银川市通过城市推介、非遗文创、文艺展演、农特产品和美食品鉴等多元形式,吸引游客约9.3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1.8万元,签约金额4900万元。
从“流动的市集”到“扎根的窗口”,一系列展销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宁夏风味香飘驼铃古道,更推动两地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合作渠道。
此次,石景山原州展厅的建设,是落实原州区与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框架协议的具体举措。模式口街区在选址、运营及租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9月,展厅进入装修阶段,历经月余的精心打造,于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展厅分设展示区与品鉴区两大功能空间:展示区内,原州掇绣、大原古建等非遗产品静述宁夏文化;固原黄牛肉、冷凉蔬菜等特产展现西北风物。品鉴区则通过现场烹制,让游客在舌尖体验中加深对宁夏产业的认知。十一期间,原州展厅日均接待游客约6000人次,最高日人流量达8000人次;日均销售额约6000元,最高日销售额达2.1万元。
宁夏思含掇绣文创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广娟是第三次携非遗掇绣产品来到模式口参展。今年初,她带着“原州织女”们参加了“六盘山下·固原绣娘”手工非遗展、“六盘山下·妈妈油香”年货展,“狮头”帽、“虎头”帽、醒狮挂件等做工精美的手工艺产品广受欢迎,签约订单总额4.75万元,还与浙江客商、水韵匠人(北京)广告有限公司等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与前两次参展不同的是,此次原州展厅专门设置了非遗掇绣固定展位,在这里我们能够向外国游客、北京消费者展示固原的非遗掇绣技艺,销售各类非遗产品及手工钩织产品,心情非常激动。”高广娟介绍,在原州展厅思含掇绣产品日均销售额达6000元以上,并与辽宁等客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公司进一步做强“原州织女”劳务品牌提供了更大的展示和销售平台。
10月6日,宁夏政协主席陈雍实地了解石景山原州展厅与兴庆区“塞上黄河大闸蟹”北京门店联动,在京销售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石景山原州展厅还与刚刚开业的兴庆区“塞上黄河大闸蟹”北京门店联动,在展厅外设置兴庆区专区,专门出售黄河大闸蟹,现场加工、现场销售,吸引许多消费者前来尝鲜。通过这种方式整合宁夏各地优质资源,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共享客流,让更多宁夏好物获得北京消费者认可。
“十一期间,我们在北京日均零售额超1.7万元。没想到市场需求量很大,还卖上了好价钱,我们正在调运更多精品蟹进京。”“塞上黄河大闸蟹”总经理张婷介绍,得益于黄河水富含的微量元素与显著的昼夜温差,“塞上黄河大闸蟹”青壳白肚、黄满膏肥、品质优良。检测显示,其鲜味氨基酸含量较普通大闸蟹高22.4%,肝胰腺指数亦优于行业标准。成熟期较南方主产区早25至30天,精准契合“双节”消费节点。通过在北京设店并与原州展厅联动,形成“门店引流、展厅补位”的协同模式,有效拓展了市场半径,也成为“塞上黄河大闸蟹”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
10月7日,北京高级连锁餐饮公司“梧桐小院”总经理任鑫在模式口街区考察期间,与张婷就“塞上黄河大闸蟹”产品产地、品质价格等进行了深入洽谈,达成采购协议。“梧桐小院”首批预订4两母蟹、5两公蟹共计1万只,订单总额约180万元。双方还就长期供需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节假日里,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
据悉,石景山原州展厅与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签订三年合作协议,预计年采购固原农产品超50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增收;文化方面,年均计划举办非遗活动10场,覆盖受众逾2万人次,为固原农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与科技创新中心,市场资源丰富,是宁夏农产品外销的重要目标市场。当前,石景山区正积极推进模式口街区申报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与京韵特色社区教育示范项目。宁夏元素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街区文化内涵,提升了游客体验。自治区政协将继续精耕细作,推动两地共建产业协作新平台,让更多宁夏特色农产品在京西驼铃古道上焕发光彩,实现古今辉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记者 陈 敏/文 图片由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提供及部分资料图)
编辑:锁安妮
校对:张锦倩
复审:孙建平
终审:王 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