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兰西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全国产粮大县,绿色物产之乡。拉哈山呼兰河是这片土地的中轴线,站在山巅俯视呼兰河东岸,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这片呼兰河与其支流泥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土质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与栽培。这里是历史底蕴深厚的原野,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一千五百年前,或者更早,先民就已经在此耕耘生息。
呼兰河东岸有一个小村称那木台,建有一处河神庙,现在是河神庙遗址,是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防洪堤,小村全村移到堤东的较大的一个村子,从此,那木台取代了原来的村名。

呼兰河冲击河岸,有一天,人们发现河水冲击露出石板,人们在河岸边的沙滩中又挖出粮仓,经专家确认这里以前是繁忙的港口,据石化程度推断,这是千年以前的粮仓,粮仓里的粮食是稻谷,可见这里千年以前就已经开始水稻的种植,这里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

一九六九年,兰西县在呼兰河东岸那木台屯北修建了东升提水站,一九七零年那木台屯南面的山河堡屯修建水渠,一九七一年,呼兰河水流入这片土地,开始水稻的种植栽培生产。这片土地在兰西建县后,最先开始了水稻的种植生产,这是一种千年的巧合。

五十年的发展,呼兰河、泥河形成的冲击平原,水稻栽培稻米加工已经成为主导产业。夏天,这里稻花飘香,满眼的绿色,塞外江南。这片土地的东南部有一座千年古城,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郝家城子,见证了这里曾经的显赫位置,曾经的繁荣,也见证了这里现代农业的发展。兰西县万植农业公司无农残富硒营养大米,连续多年通过国家检测标准,摘得食物体系宝塔上的明珠。兰西品牌大米端上哈尔滨居民的餐桌,随同五谷下江南。(吕维国 邬春犁/文 陈 列 张连科/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