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野田村位于皇塘集镇西约2公里处,因该村处在皇塘西边的旷野之中,故称“西野田”。
该村东邻河北村,南靠檀树墩村,西近里庄白马村,北接蒋家村,村庄呈丁字形。村中有八亩塘,村南有芦塘。皇塘镇1号路从村中穿过,与村南的S340省道相接,交通方便。
西野田村民国时期属导墅区皇塘乡第五保;1951年属张堰区皇塘乡第五行政村;1956年属皇塘乡第五高级社农业生产合作;1958年属张堰人民公社花园大队;1959年属皇塘人民公社花园大队;1983年属皇塘乡何家庄行政村;2001年皇塘、何家庄、青墩3个行政村合并为皇塘行政村,属皇塘镇皇塘行政村;2010年隶属关系未变。
2010年,该村土地总面积442亩,其中耕地327亩,水面110亩,村基地5亩;全村总户数86户,总人口194人,其中男性97人、女性97人,90岁以上老人2人。村民姓氏有王、荆、江、冯、吴、陈等,以王、荆、江姓为主,约占70%。村民均系汉族,使用皇塘方言,承袭当地习俗。20世纪60年代有镇江城市知识青年(女)6人来村插队落户,1978年回城工作。
该村地处平原,地势平坦,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黄豆等。20世纪60年代,村民疏浚河道,建电灌站,筑渠道,改善了水利条件。70年代后,村民平整土地,格田成方,改进种植技术,大力推广新品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1978年,水稻亩产超千斤。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村民种田积极性,粮食产量稳步上升。2010年,水稻亩产620公斤,小麦亩产350公斤。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规模种养殖业兴起。
从事二、三产业也逐步增多,村民王腊保承包20多亩水面养鱼,余敖金、荆锁留开挖鱼塘养鱼虾,王伟孝自养土元,王寿保种植葡萄,年收入均有10余万元。荆田元开豆腐店,手艺独特,年收入约8万余元;王腊保开代销店、羊汤店、棋牌室,年收入有10余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1.85万元,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是年,全村拥有楼房142间,平房38间,卡车2辆,小汽车8辆,拖拉机4台;摩托车、电动车、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基本普及;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2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61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05人。
至2010年,全村有共产党员4人,参军服役11人,大学毕业生16人。
该村知名人士有:吴小海,花园大队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荆斌,曾任花园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寿保,曾任何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吴斌龙,现任皇塘影剧院经理;江来庚,1938年参加革命,1944年在里庄桥战斗中牺牲;荆宏光,1984年参军,空军飞行员,曾任部队团长;伍学留,常州工业学院教授、工会主席。
1959年,该村办小学1所。1972年学校撤并到花园小学。
1946年8月,驻里庄的国民党保安队通信员高敬之到皇塘找伪乡长伍春寿,迷路走近西野田河弯里,被游击队抓住并杀掉,尸体被埋在河弯里。几天后,保安队知道这一情况,即派兵包围了西野田村,声称要血洗西野田。有一位陈干塘村的妇女到西野田走亲戚,也被围住,不许走动,她的儿子王夕良时任常熟警察局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电告同村黄埔同学伍春山,要他设法营救。伍春山时任南京国民党作战指挥部电台台长。他立即赶回西野田村,平息了此事,避免了一场灾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