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这边可以体验投壶、射礼,那边可以欣赏精彩的蹴鞠、霓裳摇表演,还可以就着地上刻成的棋盘和小伙伴们来一次对弈……在沂蒙山蒙童胜境度假区的“六艺”项目区,游客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着上场“大显身手”。
10月1日,沂蒙山蒙童胜境度假区正式开街,就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据不完全统计,国庆假期1日至4日,该景区的多个项目体验、业态都排起长龙,累计接待游客22.5万人,成功实现“开门红”。
“蒙童胜境度假区,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激活蒙山’重大战略决策的龙头项目。从假期入园人数等数据来看,这一临沂新地标项目初战告捷。” 山东蒙山袁家村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楚劼表示,蒙童胜境以“蒙山下的24h自在生活”为主题,围绕礼颂蒙山·祈福大典、千灯共舞·共赴华章、超级炒鸡·烟火沂蒙、街头有戏·奇趣相逢以及潮音沙滩·烟花SHOW等五大主题板块展开,从白天到夜晚,实现了文化、美食、演艺与夜游的全时段全要素度假模式。“也跟周边的沂蒙山龟蒙景区、云蒙景区一起,构成了‘大沂蒙山’旅游区。”
相比新景区的“来势汹汹”,临沂的诸多红色景区也是“红火不减”,热热闹闹。位于临沂市沂南县的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一系列红色沉浸式小戏小剧的演出,为游客们带来了丰富的红色旅游体验。
来自徐州的游客杨孝武,在行进式演艺节目《重走支前路》中担任了旗手的角色。行军途中,他高举着手中的红旗,一边走,一边招呼着身边的游客前进。“很新鲜、很激动,感觉就像上了战场一样,热血沸腾。”杨孝武兴奋不已。
河北保定游客董学成,参观了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还观看了《沂蒙四季》剧场的红色沉浸式小戏小剧演出,对沂南的红色旅游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们那里也是革命老区,但像这样的红色旅游项目不多。我觉得临沂这种沉浸式演出非常有特点,更容易让游客接受红色教育。”
“每天游客都在增加,3号是1.5万人,4号游客就超过2万人。”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副总经理刘东介绍,今年国庆假期虽然天气多变,但挡不住人们出游的步伐。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的核心带动作用,沂南精心策划多个红色主题系列活动,成功吸引大批周边及跨区域游客前来打卡。据介绍,该县“十一”期间预计总接待游客达3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进一步擦亮“红色沂南”文旅品牌名片。
在临沂,城区旅游也“火爆”起来。作为一站式琅琊文化体验地的临沂琅琊古城,十一期间有超200场国风演艺、游娱情景互动、沉浸燃灯巡游、民间非遗技艺、主题场馆体验等内容密集上演,让千年琅琊的烟火盛景生动复现。“包管让游客觉得‘眼睛不够用了’。”琅琊古城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假期琅琊古城预计接待游客超42万人次,同比增长5%。
“点靓沂河”是临沂城区旅游的另一个重点文旅项目。它以沂河、涑河、祊河等城区水岸为核心载体,结合灯光秀、《夜画琅琊》行进式游船演艺等表现形式,与山东首个超大实景古风剧场——《琅琊风云》沉浸式剧场、灯火兰山·新琅琊国潮主题街区等项目联动,形成涵盖夜游、文化、美食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日均接待游客4万人次,旺季时超10万人次。
“文旅出圈,城市出彩。”近年来,临沂大力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行动,全方位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坚持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文旅市场呈现“一派繁荣”的惊艳态势。
“2025年,临沂文旅的发展目标是‘一亿人次、千亿产业’。目前来看,这个目标会超额完成。”临沂市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临沂持续打造文旅新项目、新业态、新场景,呈现出“亮点多、人气旺、热度高”的良好局面。“1-5月份,全市接待游客4164.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17%,实现旅游收入451.55亿元,同比增长15.39%。”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珊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