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北纬42°,吉林延边州。白山黑水间,图们江自长白山东麓发源,蜿蜒流向东北,在俄朝边界处汇入大海。
图们,满语原称“图们色禽”,意为万水之源。这条525公里的图们江,串联起中、俄、朝三国,既是中朝两国的界河,也是中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
图们江。珲春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几年,边境旅游火起来了。位于中国版图雄鸡嘴尖上的图们江畔,也迎来了天量游客:尝一尝正宗朝鲜族美食,逛一逛俄罗斯、韩国、朝鲜商品免税店,与界碑、国门合一张影,上日光山俯瞰朝鲜,登龙虎阁“一眼望三国”……
仅今年暑期,延边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7万人次,同比增长21.8%。随着今年9月中俄免签政策落地,中俄旅游贸易迎来进一步升温。
游客穿着朝鲜族民族服饰旅拍。图源:延边文旅
文旅热潮背后,藏着怎样的边境发展故事?近期,潮新闻“寻迹中国・线上相拥”大型新闻行动采访组来到延边,沿着边境线驱车300多公里,领略边关发展新貌、体验边城文旅热度、感受跨境商贸活力,记录下图们江畔正在上演的边城协奏曲。
边境文旅热带火“朝鲜公主”
夜幕尚未降临,延边大学对面上百家商铺的汉语、朝鲜语双语店招已开始亮灯。大小不一、字体各异的招牌,密密麻麻又错落有致,宛如屏幕上飞过的弹幕。2023年以来,随着游客“种草”、平台传播,这里成了游客来延边的“网红”打卡地。
延边大学对面,延吉网红墙。于诗奇摄
亮灯仿佛是个信号。延边大学前的公园路上,人流、车流开始汇集,天南海北的游客摆出各种造型,与夜幕下的网红“弹幕墙”合影。许多年轻姑娘还特意穿上租来朝鲜族服饰,体会一回“朝鲜公主”。校门口,延边大学学生社团表演起了象帽舞,彩带旋转如风,舞成耀眼的圆环,引来阵阵掌声。围观的人群层层叠叠、摩肩接踵;耳边交织着各地方言、人声鼎沸。
循着方言,我们遇到4个来自浙江的姑娘。“好像穿越到了韩剧里!”她们来自温州,喜欢韩剧和朝鲜族美食,此行就是为感受地道的朝鲜族文化,“明天去民俗园,再去国门边打卡!”
游客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旅拍。于诗奇摄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位于城南,毗邻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体验延边民俗风情的另一个必去的打卡点。9.4万平方米的民俗园里,汇聚朝鲜传统美食、百年老宅体验、传统文艺表演、朝鲜族非遗文化以及民族特色民宿等。
走进民俗园,仿佛穿越到古代朝鲜。游客们穿着艳丽的朝鲜族服饰,在各种老建筑前拍照留影。据当地朋友介绍,2022年民俗园周边只有3家旅拍店,如今旅拍店已超过300家。80后朝鲜族青年崔勋是延边最早开旅拍店的人之一,他感慨:这个行业“卷起来了”。
旅拍店里,TT正在给顾客化妆。于诗奇摄
走进旅拍店,先选衣服,接着化妆。“每位客人化妆大概40分钟,从早忙到晚。”化妆师TT是辽宁抚顺人,现在是一个“延漂”,白天做化妆师,晚上在酒吧调酒。随着年轻游客越来越多,延边的酒吧和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化完妆后就是拍照。在民俗园里,每走几步就能遇到一位摄影师。湖南人周周是一个独立摄影师,以前常在大理,2023年后来延边做旅拍,“每年三、四月是淡季,其余时间都在这里,单子都接不过来。”
珲春防川的“一眼望三国”景区,刘洋工作的地方。于诗奇摄
一路上,我们遇到不少TT、周周这样的“延漂”以及在此定居的“新延边人”。比如珲春防川景区的讲解员、黑龙江人刘洋,毕业后来防川旅游,被这里“一眼望三国”的景观吸引,随即应聘并在此安家。她每天给游客讲解这里的边境风光,以及爱国诗人吴大澄故事。
近年来,延边游客激增,刘洋感受尤为深刻。防川景区游客比以前增加了四五倍,从以前的二三十万涨到100多万。今年,景区对边境木栈道、龙虎阁平台进行了改造提升,她预计未来游客量还会继续增长。
延边严选直播间,女主播是从大城市回到延边的年轻人。于诗奇摄
出租车上,司机们不约而同提到了同一个现象:以前,很多延边青年去韩国或是国内大城市打工;如今,边境文旅异常火爆,就业机会遍地都是,越来越多人选择回乡发展。
跨境边贸里的国际商机
在边境发展热潮中,延边州陡然增加的,不仅是返乡青年和“朝鲜公主”,还有很多外国面孔,他们是另一种“延漂”。
00后俄罗斯人小安德烈是“延漂”二代,从五六岁开始就跟父亲老安德烈,经常通过珲春口岸往返于中俄之间。如今,他已接过父亲的事业,从事中俄贸易。他一边把中国二手车出口到俄罗斯,另一边又把俄罗斯大豆、小麦、玉米、食用油等农副产品带到中国。
小安德烈在珲春。宋浩摄
小安德烈向我们展示了一辆刚收来的黄色本田汽车,成色很新,过几天将运往俄罗斯。“中国的电动汽车在俄罗斯也很受欢迎。”他未来想开拓更大的市场,“接下来,我们想借助中国,向韩国等国拓展。”
像小安德烈一样,在延边从事边贸产业的外国人不在少数。据吉林边检总站数据显示,2024年延边州各口岸全年累计服务保障出入境人员中,外籍人员出入境数量达到了77.5万人次,占总量45%。
在延边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的珲春,边贸优势尤为突出。在宾馆、商场、商铺乃至大街上,这里的外国人“浓度”明显提高。
跨境商品吸引游客。于诗奇摄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中俄贸易愈发火热。在珲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俄罗斯本土跨境电商平台Ozon、Yandex、Joom纷纷入驻。来这里线下体验的,除了本地居民,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2025年1月至5月,珲春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8.9亿元,同比增长60.5%。
“我们正着力构建‘买东北亚、卖全世界’的贸易格局。”珲春市商务局副局长方明浩说,依托地处东北亚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等试点政策接连落地,珲春不断进口周边国家的优质产品并进行精深加工,同时将国内新能源汽车、纺织品等卖向全球。
隆玛特韩国食品百货(水上市场店)货架一角。于诗奇摄
在延吉,采购韩国商品是游客的必选动作。跟着旅游攻略,我们来到隆玛特韩国食品百货水上市场店。“这款韩国口红卖得最好,一支才60多元。”在二层的韩国跨境电商保税体验区,店长严海兰正热情地给顾客介绍商品。这里,每款化妆品下方都有一个二维码,扫描即可进入“跨境通甄选商城”小程序,可线上选购各类美妆、护肤等进口商品。
今年7月末,“淘宝保税延吉1号仓”正式揭牌运营。“接下来,我们会重点发展对韩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准备在延边大学网红墙附近打造一个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体验集散中心。”延吉市商务局副局长荆伟说。
延边旅游热。于诗奇摄
持续涌动的人潮,不仅带火了延边的文旅消费,更助推了边境贸易,为延边的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对于家乡的变化,严海兰感受最为真切:“寒暑假期间,线上线下订单量会暴增,门店高峰期每天接待人次2000以上,这在过去根本想不到。”
东北边城的未来畅想曲
沿江而上,我们抵达图们市区。
从图们江广场到日光山森林公园,近2公里的区域,是游客集中打卡国门的地方。这里有86号、87号界碑,铁路、公路国门,还有图们市博物馆、中国朝鲜族非遗展览馆。
图们铁路国门的游客。图们市宣传部供图
图们因口岸而兴,脚下的铁轨始建于伪满洲国时代,往东跨江通往朝鲜,往西穿过长白山脉连接长春。庄严的铁路国门屹立在蓝天下,国徽熠熠闪光,这里是游客来图们必打卡的地方。
国门旁是网红感十足的劳顶笨咖啡馆。在这里见到朱永德时,他正忙着收拾餐盘,“客人太多啦!忙不过来。”他带我们到负一楼朝鲜民族餐厅,热情地拿来人参饮品招待我们几个老乡。
朱永德是温州瑞安人。1993年,22岁的他来到东北,辗转大连、长春创业,1997年来到延边,开了第一家眼镜店。不久,儿子朱泓宇在这出生,一家人在边城扎下根,一晃30年。
朱永德。于诗奇摄
两年前,借着突然爆火的边境文旅热潮,图们市抓住机遇,规划开发铁路国门旁的空地,朱永德拿下了这个项目。2024年7月,这幢综合体动工,今年1月开门迎客。
紧挨着国门,这个综合体一开业就火了。“除了三四月稍空,从寒假、春节到五一、暑假,没有闲的时候,客流量日均1万人次,多时达2万。”朱泓宇今年留学毕业回到延边,在二楼当咖啡师,“出去上学这几年,图们的变化太大了。”
国门边新建的商业综合体。于诗奇摄
“这两年,文旅行业发展迅猛,我们正好赶上了这波红利。”对于在图们的发展,朱永德充满信心。除了眼前这个综合体,二期项目“百年国门口岸文化街区”如今已在建设中,“这里夏天平均气温只有22℃,本就适合度假避暑。前不久,边境自驾路线G331国道吉林段开通,以后来这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
朱永德心中满怀期待,他盼望有一天,朝鲜国门打开,游客可以步行或骑车到江对岸,去朝鲜吃顿海鲜、观赏一场朝鲜歌舞,感受对岸的风情。他甚至期待能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到对岸:“到那时,在整个图们会成为仅次于长白山的旅游胜地。”
朱永德的综合体三楼咖啡店。于诗奇摄
不同于朱永德,身在珲春、同样来自瑞安的浙商洪万卓,一直梦想着打通图们江出海口的货运通道。
洪万卓。于诗奇摄
图们江上的朝俄大桥高11米,受此限制大型货运船只难以通航。“如果往下清淤2米,就能让5000吨的平底船通航,通过少量分批的方式,可以让这条航道活起来。”如今,洪万卓已经着手推动图们江清淤工作。
按照洪万卓的设想,珲春出海口货运通道打通后,可以直通朝鲜罗先港,俄罗斯海参崴港、扎鲁比诺港,进而联通宁波舟山港。届时,东北的粮食、长白山的矿泉水都能经过这条通道,运到长三角乃至珠三角。
“如此一来,整个东北腹地都将被赋予沿海优势。”洪万卓畅想着,由此图们江将成为东北亚地区发展的大动脉,珲春也将成为东北振兴的“金钥匙”。
洪万卓接受采访。地球仪上正对着东北亚地区。宋浩摄
潮新闻 记者 梁国瑞 宋浩 杨希林 于诗奇
责任编辑:何昉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