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古城,又称永年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始建于唐代,现存永年城为明代遗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北方罕见的旱地水城,有“中国太极拳之乡”的美誉。

明代的古城门挂满了祈福的红丝带,凹凸不平的砖石墙壁写满了历史的沧桑。百年“广府椿”生长于城墙之中,枝干苍劲有力,至今枝繁叶茂,笑迎八方游客。



踏上广府古城墙举目四望,古城坐落在面积达4.6万亩的永年洼中央,围绕城墙四周是环绕5千米,宽100米的护城河,是中国北方地区独一无二的旱地水城。护城河烟波浩渺,水面不时有游船划过,杨柳依依,荷叶田田,芦苇摇曳,宛若江南水乡。



古城墙布局为方形,明代时重修。城门楼飞檐翘角,瓮城默默的诉说着“瓮中捉鳖”抗敌的故事,一千多处垛口烙下了烽火连天的场景,古老的民居密密麻麻,坐落在城墙之内,院子里绿树成荫,房顶上晒秋的金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如大地泼洒的染料,映红了古城,氤氲了双眼。我仿佛听见了时间的低语,两千六百年的岁月,拂过那斑驳的城墙,和城墙下流淌的悠悠时光,刻下永恒的痕迹。






南关有太极宗师,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为二进院落,紧凑利落。地上有太极八卦图,墙上有太极招式图,空气中仿佛有看不见的拳影在舞动。正厅门口有对联“手捧太极震寰宇,身怀绝技压群英”,为光绪皇帝的老师,著名书法家翁同稣所写,高度评价了杨露禅。
东街是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故居。相较于杨露禅故居,这里堪称“豪宅”,占地面积9000平米, 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是杨露禅故居的9倍之大。


院子里有一甜一酸两棵石榴树,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岁,是武禹襄借鉴太极阴阳哲理,亲手栽植的。

杨式太极舒展大方,武式太极小巧紧凑,两种拳式均以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见长。漫步故居我仿佛看见太极宗师们在这里推手起势,将阴阳化作绕指柔。


古城南北中轴线北端,是历史上著名的畿南三府之——广平府署。它曾下辖一州九县,规格较高,保留着古老的规制。府署坐北朝南,左文右武,中轴对称,正堂、二堂、三堂、四堂,布局完整,对称的美学里藏着东方哲学的密码。



中轴线最北端建筑是浮青阁,阁内供奉的是守印大仙,是古代看官印的一位仙家,代表了一个衙门文化权利的象征。


府署前邂逅一场踩高跷表演。五彩的装扮,精彩的表演,赢得游客阵阵掌声。



漫步古城,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熙熙攘攘的人群,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百年老店的炉火正旺,烧饼的芝麻香与缯肘的肉香在空气中缠绵。酥鱼在锅里吟唱,驴肉香肠的滋味是老街不变的记忆。街巷里升腾的人间烟火 ,手工艺人的坚守让非遗传承发出新芽。












离开古城,驱车赶往弘济桥。弘济桥位于古城东2.5千米的东桥村,始建于隋代。是一座单孔双敞肩式石拱桥,全长48.9米,宽6.82米。似长虹飞驾,横跨在滏阳河上,与赵州桥并称姊妹桥。

1400多年过去了,石桥18根方形望柱上雕刻有张牙舞爪的狮子、活泼可爱的猴子、胖嘟嘟的桃子,有些已毁损 ,但下方栏板上的图案清晰可见。石桥外侧,雕刻有吸水兽、龙、凤、麒麟等图案,栩栩如生,古朴沧桑。河水溢过桥面,这里会出现龙头喷水的壮观场景,古人的智慧令人惊叹。




漫步凹凸不平的青石桥面,券石间用以连接的铁束腰让我惊叹,青石桥板上的三叶虫化石让我屏息——多少沧海桑田被钉在这铁束腰固定的石块里?又有多少车马的喧嚣留在这深深的青石缝隙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年古城生机勃勃。厚重的城墙,沧桑的石桥,坚守着古城里那几千年不灭的人间烟火。
2025.10.2邯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