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霓裳翩跹巡游、金龙腾跃伴鼓起舞、投壶猜谜玩转传统……这个双节假期,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2025年双节古风游园会吸引八方游客前往体验古风雅韵。作为远近闻名的“文化部落”,观背村以古风古韵为核心,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不仅让游客在古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更展现了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别样活力。
游客身着汉服参加古风巡游。
传统体验活动精彩不断
此次双节古风游园会10月1日拉开帷幕,内容涵盖古风巡游、舞龙表演、集章游戏等,持续至10月7日。在首场古风巡游活动中,村道上、墙绘旁,身着汉服霓裳的游客组成巡游队伍缓缓前行。队伍最前方,舞龙队率先开道,金黄与赤红相间的龙身随着鼓点上下翻腾、左右穿梭;紧随其后的女子身着襦裙、曲裾,手持绘着梅兰竹菊的传统纸伞,衣袂飘飘,步履轻盈,仿佛从古代画卷中走出,尽显古典雅致。巡游队伍所到之处,锣鼓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引得众多村民和游客纷纷驻足,拿出手机记录这兼具古韵与喜庆的热闹场景。
散落在村内各个文化节点的游园区域中,各种传统体验活动同样精彩不断。投壶游戏区前,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正手把手教孩子投壶。灯笼区里,数十盏色彩缤纷的灯笼挂满木质架子,有手工绘制的花鸟图案,也有印着诗词的素雅款式,微风拂过,灯笼轻轻晃动,光影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图案,为节日增添了几分灵动。特色集市里,青梅酒、豆腐花、龟苓膏等农特产品吸引游客选购。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集章兑换礼品环节,游客只要身着汉服,即可在巡游打卡点、游戏体验区、文化展示区收集印章,成功集满印章能兑换中秋“兔儿灯”、青梅酒等特色礼品,让游玩多了一份趣味与收获。“这样的活动既好玩又有意义。”带着女儿前来的市民张女士笑着说,此次特意穿汉服来参加古韵十足的文化活动,特别有意义,能让孩子从小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累计引资约3000万元打造文化休闲旅游产业
漫步观背村,目之所及皆是景: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分布,墙上绘制着“中华美德”“二十四节气”等题材的彩绘,一步一景皆成画,更为村庄注入了文化内涵;街巷间挂起的五星红旗与各式灯笼相映成趣,节日的喜庆与古村的雅致完美融合,不少游客沿着村道缓缓前行,或驻足欣赏墙绘,或在“口袋公园”的凉亭内休憩,享受惬意时光。
“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党建+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观背村党支部委员王春娣介绍,如今,村里引进60多家社会团体及文化组织,涵盖非遗传承、书法绘画、民俗研究等多个领域,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劲文化活力。
在文化赋能下,观背村的“文化基因”不断激活:手艺人开设手作工坊,开展竹编、陶艺体验课;美术家们在村里传授绘画知识、绘制墙绘;民俗团队挖掘整理本地故事;文化从业者开展葫芦丝、传统武术等培训课程,丰富村民与游客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组织不仅带来了专业人才,更让传统文化有了展示载体,让村民和游客能近距离接触、感受文化之美。”王春娣说道。
为给游客提供更好体验,观背村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近年来,该村累计引资约3000万元打造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美食街、美术馆、停车场,新增2500平方米“口袋公园”,建成了研学基地、现场教学基地等特色项目。
如今的观背村形成了集吃、住、玩于一体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格局。此次双节古风游园会,正是观背村推动文旅发展成果的一次生动呈现,既延续了文化传承的内核,又借助节日热度吸引更多游客关注,进一步擦亮“文化部落”的名片。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 朱丽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