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家国同庆,团圆是不变的主题,文旅是流动的风景。在连云港渔湾景区,双节期间每晚一场以“山水为幕、文化为魂”的“中秋火锅团圆宴”夜间文旅活动,让游客在赏景、品俗、相聚中感受双节的独特韵味,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鲜活实践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江苏卫视荔枝新闻、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以及连云港当地媒体聚焦报道,成为国庆中秋双节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不同于单一的“赏景式”出游,渔湾的国庆中秋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巧妙融合,让“团圆”二字更具文化内涵。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化身“嫦娥”“玉兔”,与游客互动合影,唤醒大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神鱼化龙》激光秀将“鱼跃龙门 神鱼化龙”神话故事搬上了崖壁,《凤起渔湾》水幕舞以水雾为纸、光影为笔,演绎传统故事,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文化底蕴;非遗打铁花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亮相,不仅展现了民间匠人的匠心坚守,更让游客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磅礴魅力——当1600℃的铁水化作漫天星辰,当游客们自发响起掌声,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在这一刻被悄然拉近。
文旅发展,既要“有看点”,更要“有温度”。渔湾景区始终把游客需求放在首位,以精细化服务守护双节团圆时刻。针对夜间出游的老人、儿童等群体,景区增设无障碍通道、母婴室,配备应急药品;考虑到家庭出游的需求,推出亲子互动游戏、宫调乐坊歌舞杂技演艺等项目,让孩子在玩乐中了解中秋习俗;为避免游客因客流集中影响体验,景区科学规划游览路线,安排志愿者全程引导,确保游玩秩序井然。这些细微之处的考量,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国庆中秋团圆的温暖。
双节渔湾夜的热闹,不仅是文旅市场复苏的缩影,更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近年来,连云港市文旅集团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将其与文旅产业结合,既让大众在节日出游中获得精神滋养,也让传统文化找到了传承发展的新载体。渔湾的实践证明,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是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核,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让文旅活动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既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又能拉动景区文旅消费。
今天已是双节第六天,中秋逢国庆,双节假期虽短,但文旅融合的探索永无止境。渔湾景区以国庆中秋双节为契机,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团圆有温度、让文旅有深度。未来,连云港市文旅集团各景区景点将继续立足文旅资源特色,创新文旅产品与优质服务,让传统节日成为传承文化、凝聚人心、拉动发展的重要纽带,让文旅融合之路走得更稳、更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 宋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