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八天假,全国跨区域流动人次超3亿,景区人山人海,门票早被抢空,看着该是旅游从业者的狂欢。
可广东景区旁的酒店老板阿强笑不出来,台风连带下六天雨,订单取消率飙升,他一天调价八次,入住率也才三成。
更糟的是,短途游客多是自驾,不少人直接睡车里或搭帐篷,根本不住店。他忙前忙后,最后只落个亏本赚吆喝。
云南丽江的民宿老板阿兵更是焦虑,节前投100万升级软装,原想在旅游黄金周到来时大赚一笔,可没想到房价从1500元砍到700元,入住游客与他预想的相比,仍是寥寥无几。
10月4日后,他的民宿入住率从七成跌至三成以下。街上游客不少,可要么自驾睡车,要么选更便宜的住处。
大西北做定制游的阿杰头发都愁白了,莫高窟、茶卡盐湖全是游客,他的旅行社却没接到几个单,全被自驾游分流了。
有数据显示,我国民宿十年间从3万家增至30万家,八成不盈利。供大于求,同行间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
现在的游客也越来越精打细算,订酒店要对比4个平台、12家店,贵20块就可能取消订单,500元以上的住宿鲜有人问津。
新能源汽车普及后,“床车”成新选择,游客自带帐篷锅具,能省则省,景区周边县城200元的酒店都嫌贵。
有人说秦岭民宿卖2000元一晚,可那是少数资本运作的高端店,多数中小从业者正被市场挤压,收益两极分化。
华住、途家的整体预订量看着涨,但分散到海量商家手里,再扣掉成本,不少人今年业绩创五年最低。
天气只是偶然因素,供需失衡、理性消费、自驾游崛起,才是传统旅游模式遇冷的根本原因。
阿强阿兵们还在硬扛,盼着明年行情能好起来。可游客的消费习惯变了还会回到从前吗?相关行业或许真要换个活法了。
你国庆住酒店还是睡车房温暖贴心的小屋?觉得现在的住宿价格合理吗?评论区聊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