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家国同庆。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并喜迎中秋佳节,晋祠博物馆于2025年10月1日至10月8日,举办为期八天的“月满山河 盛世华诞”系列文化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中秋和国庆双节主题,采用线上直播与线下体验相结合、文化解读与动手实践相交融的方式,让公众得以深度领略晋祠的独特魅力,也成功使晋祠在佳节期间焕新“出圈”。截止10月6日12:00,晋祠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累积五次得到央视媒体的报道,充分彰显了晋祠在新时代的强大文化吸引力。

一、活化文物,开启时空对话
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在于对晋祠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生动阐释与创新表达。“千年侍女 晋祠有约”活动中,讲解员身着宋代服饰,化身彩塑侍女,从静态塑像中“走”出来,向游客娓娓讲述晋祠的历史文化。这种沉浸式讲解打破了传统的单向输出模式,使冰冷的文物变得可亲可感,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
“解读晋妙 晋享盛世”线上直播活动则依托新媒体平台,由专业讲解员带领观众“云游”晋祠,深入解读古建风貌、园林景观与人文故事,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二、深耕文化,传递家国情怀
本次系列活动的深层价值在于对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怀的有效传递。“月圆人圆 情满中华”活动以黄河为精神纽带,唤起跨越地域的情感共鸣,营造出“家国一体、共庆华诞”的节日氛围。青少年教育课程则是一次润物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美育实践。孩子们在飞针走线、编织描绘间,亲身感悟红色历史与先贤精神,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自然生根。
三、创意手作,丰富文化记忆
本次系列活动也特别注重游客的参与感与文化记忆的延续,从“布上生花”复刻王琼祠金秋银杏美景,到“宋韵彩塑 妙笔生花”以轻松活泼的彩绘形式呈现侍女形象;从“趣味‘戳戳乐’”用羊毛毡重塑文物形象,到“晋韵随身包”和“一起咕卡吧!”将晋祠文物元素融入日常用品与潮流收藏——这些创意手作课程让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在动手创作中留存一份独特的晋祠记忆,也让文化体验更加亲切而持久。

2025年“月满山河 盛世华诞”系列文化活动,是晋祠博物馆在新时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一次有益实践。活动融历史底蕴、家国情怀、当代体验于一体,不仅增强了游客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更有效地激发了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与热爱。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如同一曲悠扬的华章,在千年晋祠的殿宇廊阁间回响,余韵绵长,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下了生动注脚。
记者/关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