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青岛崂山区流清河景区的一处沙滩上,东麦窑首届桨板嘉年华正式开赛,本次嘉年华除了时尚的桨板体验之外,还将传统的捕鱼融合到一起,通过文旅体融合的方式,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当天,百余位桨板爱好者以及周边游客加入拉大网趣味体验活动,所谓“拉大网”,就是把渔网的一端留在岸上,再用渔船载网,随着船的行驶把网撒成椭圆形,把另一端送上岸,岸上的男女老少数十人分成两排,各持一端往岸上拖拉,往往一网能拖上千斤鱼。渔网上岸之后,引来诸多市民游客围观。随后,数十位桨板爱好者带着桨板下海体验,有的还带着孩子一起加入。
桨板运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观赏性的水上运动,运动员需站立于特制冲浪板上,手持单桨在水面前行,综合考验参与者的平衡能力、核心力量与耐力。近年来,这项运动吸引大批运动爱好者和群众参与,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据相关桨板俱乐部不完全统计,青岛目前桨板的常态玩家大约有500人,爱好者有两千余人。据桨板爱好者侯鲁光介绍,他常年在青岛海边玩各种水上运动,桨板就是其中之一,每到周末,都会和其他桨板发烧友一起打卡各种海滩和景点,从海上看青岛有种别样的感觉。这次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观赛体验,有效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和旅游消费,实现了体育赛事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
承办此次桨板嘉年华的流清河沙滩,近年来也因为冲浪和桨板等多项运动落地,逐渐成为诸多水上运动爱好者的新晋打卡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捕鱼技艺的同时,当地村民们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现代文明,不断推动渔村的现代化发展。这种转型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东麦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东麦窑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绍亮介绍,这次桨板嘉年华是一次创新体验,东麦窑以前是一个靠养殖和捕鱼为生的小渔村,经过转型,凭借着东麦窑山与海的自然优势,村中陆陆续续开始发展渔家宴、农家宴、家庭旅馆、导游等项目。近期,流清湾乡村振兴片区东麦窑乡村研学基地正式启用。通过文旅体融合的方式,用更多方式对外宣传东麦窑村,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这个小村庄,愿意来到这个小渔村,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契机。
近年来,青岛市以体育赛事为载体,全面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提质,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落地。流清河村及周边区域借势赛事,大力发展特色民宿、海鲜餐饮、乡村文创等业态,形成了一站式乡村旅游动线,有效激活了乡村旅游发展。不少观众在观赛之余,还会沿着海岸线徒步、摄影,或走进农家小院品尝地道渔家宴,实现了从“赛场”到“景区”的自然延伸。
(半岛全媒体记者 潘立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