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西南之隅,有一座古老而灵秀的城市——嘉州。它依傍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条奔腾不息的江河在这里交汇,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又婉约柔美的画卷。而我,怀揣着对这方水土的向往,踏入了这片被三江润泽的土地,只为赴一场与烟雨、与茶香的邂逅。
初到嘉州,恰逢一场如烟如雾的细雨。那雨,像是从古老的诗卷中飘落而下,带着淡淡的忧愁与诗意,轻轻洒落在三江之上。站在江边,极目远眺,只见江水浩渺,烟雨朦胧,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江面上,点点白帆在雨幕中摇曳,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悠然地划着小船,仿佛是这画卷中的灵动点缀。
沿着江边的小径漫步,我来到了一家古朴的金砂茶舍。茶舍坐落在江边的一处高地上,木质的建筑在烟雨的润泽下散发着淡淡的木香。走进茶舍,一股清幽的茶香扑面而来,让人顿感心旷神怡。茶馆内,摆放着几张古朴的茶桌,桌上的紫砂壶、青花瓷杯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静静地等待着那壶茶的到来。
不一会儿,一位身着素衣的茶师端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茶走了过来。他熟练地为我斟上一杯茶,动作轻盈而优雅。我轻轻端起茶杯,凑近鼻尖,深吸一口那茶香。那茶香,带着三江的水汽和嘉州的灵气,清幽淡雅,仿佛是从遥远的山林中飘来的一缕清风。我轻轻抿了一口茶,茶汤入口,先是一阵微苦,紧接着便是浓郁的甘甜在口中散开,那滋味,如同这三江的水,既有奔腾的豪情,又有婉约的柔情。
透过窗户,我望着窗外的三江烟雨,思绪渐渐飘远。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嘉州,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在这三江之畔,品茶赋诗,抒发着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感慨。“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的诗句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月光下的平羌江,那悠然的茶香,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我的面前。
三江烟雨,像是从古老的诗卷中飘落而下,带着千百年岁月沉淀的韵味与情思。它仿佛是从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静谧山林间逸出,带着山林独有的清新与空灵;又好似自杜牧诗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朦胧大佛脚下走来,携着嘉州三江的婉约与惆怅。雨滴如灵动的精灵,在微风的轻抚下,悠悠扬扬地飘洒。每一滴雨都像是一个跳跃的字符,串起了历史与现实的丝线。它们在天地间织就了一张细密的网,网住了时光的流转,网住了人们对往昔的追忆。
这雨,落在嘉州的三江之上,溅起层层细小的水花,仿佛是在与江水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它打在茶馆的青瓦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宛如一首悠扬的古曲,在岁月的长河中回荡。那声音,时而清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沉,似古钟长鸣。
它还落在江边的垂柳上,顺着细长的柳枝滑落,宛如美人眼角的泪珠,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在这如烟如雾的雨中,嘉州的一切都变得如梦如幻,仿佛是一幅被岁月晕染过的水墨画,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诗意之美。
三江烟雨,像是从古老的诗卷中飘落而下,带着千年的墨香,带着文人墨客的情怀,轻轻地,轻轻地,洒落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能在这雨幕中,寻到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慰藉。
在这茶香袅袅的时光里,我静静地品味着嘉州的历史与文化。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在三江的滋养下,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民俗。这里的人们,如同这三江之水一般,豁达、豪爽而又细腻、温柔。他们在这烟雨的世界里,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品茶、聊天、听戏,享受着这岁月的静好。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雨也渐渐停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将江水染成了一片金黄。我放下茶杯,起身走出金砂记忆茶舍。站在江边,我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江水,心中充满了不舍。这三江烟雨,这一壶清茶,让我在这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嘉州的品茶之旅,就像一场梦,一场关于烟雨、关于茶香的梦。在这场梦中,我感受到了嘉州的美丽与宁静,领略了嘉州的历史与文化。而那壶茶,那袅袅的茶香,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当我离开嘉州的时候,我带走的不仅仅是那壶茶的香气,更是嘉州的那份悠然与宁静。我知道,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想起那三江烟雨,想起那一壶清茶,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温暖和感动。因为,嘉州,已经成为了我心中的一方净土,那茶香,已经成为了我灵魂的寄托。(王仕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