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假期,呼伦贝尔博物院院属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与十一期间隆重开馆的呼伦贝尔自然博物馆“三花并蒂”,以各具独特魅力的民俗文化、历史文脉和自然资源展览展陈与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形成合力,在10月1日至4日共接待观众2.1万人次,成为我市文旅市场的“流量高地”,为假日北疆文旅注入强劲活力。
开馆即出圈:
在自然博物馆沉浸式领略北疆自然风貌
经过两年的精心改造与升级、于10月3日正式开馆的呼伦贝尔自然博物馆以全新姿态迎接八方宾客,开馆一亮相便引爆客流,成为国庆期间的新晋打卡地。这座坐落于海拉尔区西山自然保护区的场馆,博物馆建筑面积达16646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展陈以“北疆生态画卷 大美呼伦贝尔”为主线,打造了生态、地矿、森林、昆虫、草原、湿地、雪原等8个展示单元,全方位呈现呼伦贝尔的自然风貌与资源特色。
馆内藏品丰富,涵盖地质学、生物学及古生物学等领域标本2440件,其中包括驼鹿、蒙古原羚、金雕、雪鸮等159种455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三有”保护动物标本,为观众勾勒出一幅立体鲜活的北疆生态图景。
历史坐标:
在历史博物馆共话北疆历史文化脉络
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以“历史脉络+文化基因”成为广大历史文化爱好者的首选。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都拉街11号,占地面积4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外观融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与蒙古包造型,馆内11个展厅通过2866件(套)文物,系统梳理了从呼伦贝尔史前到近现代的草原文明脉络,7000余件馆藏中209件(套)珍贵文物源自本地考古发掘,承载着草原的“原生记忆”。
假期期间开展十一国庆节主题社教活动——“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活动人气高涨,在参观《奋斗百年 启航未来》展览后,通过了解红色故事、参与知识竞答和学习《国家》手势舞,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通过社教老师的讲解多维度感受了祖国母亲的伟大与神圣,并在活动中手工制作了天安门城楼拼图、爱国主题竹编风铃。
民族之窗:
在民族博物馆聆听多元交融的文化叙事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位于海拉尔区胜利大街24号,则以古朴的歇山式建筑与近万件民族文物,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馆舍占地面积18956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多平方米,馆藏民族文物近万件,设有呼伦贝尔民族民俗展厅、呼伦贝尔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厅、“思想草原 墨宝书香”——白岩松捐赠图书阅览室、社会教育及公共服务区等。
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作为呼伦贝尔市民族文化宣传的窗口,馆内“多彩北疆 大美呼伦贝尔”呼伦贝尔民族民俗文物展厅展现多彩风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厅”深化文化认同,而白岩松捐赠图书打造的“思想草原 墨宝书香”阅览室,更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核心平台,这里通过实物展陈与场景复原,让游客直观感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的历史底蕴,成为理解呼伦贝尔多元文化的必访之地。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呼伦贝尔博物院三大馆区各具特色又互为补充,自然生态、历史脉络与民族风情在此形成立体展示矩阵。从新开馆的自然博物馆到底蕴深厚的民族馆和历史馆,呼伦贝尔博物院以“三花并蒂”的姿态,以我市文旅“新业态”之姿破圈文博赛道,丰富了我市广大群众的假期文化生活,为游客解锁了北疆文化的深层密码,更让博物馆成为假日文旅最亮眼的“流量担当”。
呼伦贝尔博物院三馆区10月1日—8日正常开放,开馆时间为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 请您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有序排队入馆参观。十一假期期间还将有“歌游内蒙古·‘趣味中秋,相约历博’活动”“2025 金秋银冬 白岩松‘思想草原 墨宝书香’与青年对话专题讲座”等活动等待您的热情参与。呼伦贝尔博物院期待您的到来!
-THE END-
来源:呼伦贝尔博物院
编辑:王羽佳、朱寅羽
监审:刘贺楠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