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硕果盈枝。在国庆与中秋双节同庆的喜悦氛围中,革命老区环县以其独具匠心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再度成为陇东金秋的新焦点。近日,环县成功邀请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携多台高水准艺术佳作倾情献演,以一场场视听盛宴为节日增光添彩,更以此为引擎,提前引爆国庆黄金周文旅市场,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高雅艺术落地老区,文化惠民提升幸福指数
九月底的环县,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刚刚落成并投入使用的环州大剧院,以其崭新的姿态迎来了首批尊贵的艺术家——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的演职人员。他们为老区人民带来了包括《胜利之光》大型民族管弦音乐会、《国风·国韵》民族音乐会以及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等在内的多场精品演出。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胜利之光》以恢宏的乐章讴歌时代精神,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国风·国韵》用传统的丝竹管弦,演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而享誉世界的《丝路花雨》,其绚丽的舞美、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故事,更是让观众如痴如醉,仿佛穿越千年,漫步于辉煌的古丝绸之路。
“能在自家门口看到这么高水平、国家级的演出,以前想都不敢想!”一位观看演出的环县市民韩女士激动地表示,“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此次高端演艺资源的引入,是环县县委、县政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它极大地满足了老区人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有效弥补了基层高端文化供给的不足,用艺术的力量温润了人心,凝聚了力量,社会反响极为热烈。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系列活动催热“黄金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环县深谙此道,并未将此次活动停留在单纯的文艺演出层面,而是以此为引爆点,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共15项贯穿国庆假期的农文旅融合主题活动。
甘肃演艺集团的精彩演出,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自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后,环县的文旅市场便已提前“升温”,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既为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也为体验环县独特的黄土风情、红色文化和田园风光。据环县文旅局统计,从丰收节后至9月29日,短短一周时间内,环县已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为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文旅消费实现了“开门红”。
产业联动赋能农业,特色产品借“东风”出圈
文化活动的火热,直接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聚集,为环县特色农产品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和销售平台。环县紧紧抓住这一“东风”,积极组织各乡镇企业、合作社,将本地的荞麦制品、环县羊羔肉、小杂粮、胡麻油等名优特新农产品推向市场。
在演出现场外围、在各大旅游景区、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也尽情品尝和选购环县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各展销点人气爆棚,订单纷至沓来,形成了“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生动局面。以往“藏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借助文旅活动的巨大流量,实现了品牌曝光和销售转化的双丰收,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成果切实反哺到了农业产业之中。
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环县路径”启示深远
环县此次以高端文化艺术演出为先导,联动系列文旅活动,最终赋能农业产业升级和产品销售的模式,是其持续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它清晰地展现了一条“文化引流、旅游承接、农业变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通过“活动促文旅、文旅促农业转化”的策略,环县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本地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获得感,更实实在在地拉动了消费,促进了县域经济的活力迸发,形成了将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与农业资源巧妙嫁接、相互促进的“环县路径”。
这个国庆与中秋,环县用艺术点亮了生活,用文化汇聚了人气,用融合激发了活力,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农文旅协同发展新画卷,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记者:李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