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足以说明多么受欢迎。许多人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后,给太原的博物馆打出高分好评。
早上7点半,山西博物院的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人们急切等待着入内参观。这样的场景在假期每天都在上演,从中可见人们对于太原文博的喜爱程度。宽敞的展厅里人头攒动,展柜前站满了参观的游客,他们或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或驻足拍照留念,或长久凝视这些千年前的文明遗存。
江西游客徐聪特意把酒店订在了山西博物院附近,10月2日足足在馆内逛了3个小时。“‘晋魂’基本陈列系统展示了从远古文明到明清晋商的发展脉络,从中可一览三晋大地的文明演进。”他说,“我对历史很感兴趣,早就听说太原的博物馆众多,这次要好好体验一番。每个展厅的人都特别多,但确实有看点,非常值得逛。”
很多外地游客把博物馆列入了太原之旅的游玩清单中,并提前预约门票,搜索相关的藏品介绍、游览攻略,迫不及待地感受厚重的千年文脉。广东游客陈晓雪将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作为游玩第一站,“早就听说这座建造在古墓上的博物馆,看着一幅幅充满历史感的壁画,心里不由得感慨历史长河的远阔,真是一场一眼千年的视觉盛宴。”
56岁的刘江在迎泽公园附近经营一家餐馆,这几天生意非常好,来了很多外地游客。“来吃饭的人打听最多的不是‘哪道菜好吃’,而是‘山西博物院在哪儿,晋祠博物馆咋走’。”他说,“我听了心里很高兴,也挺自豪,这是大家对山西文博的认可和喜爱。”
假期,在社交平台上,关于太原“文博游”的话题很多,许多网友晒出逛博物馆、古迹遗址的感受,也分享了各种新玩法。比如,1986年,中央电视台《西游记》摄制组曾在晋祠取景,剧中的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人台等场景都出现在剧集中,不少游客就是追寻着影视剧中的场景前来“打卡”。有人站在实景前,手举同款冰箱贴拍照,增添了趣味性。
另外,一些文博场馆还举办了非遗体验、亲子研学等多元活动,从单一的参观功能,变成一个寓教于乐的综合性场馆,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文化盛宴”。
记者 李 涛 太原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