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扎胎”事件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白洋淀,在这个国庆假期悄然迎来游客回归。
2025年10月2日中午,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停车场,近一半的停车位被前来旅游的私家车占据。(王子瑞摄)
2025年10月1日正午时分,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游客的私家车,仅占了停车位的约五分之一。(王子瑞摄)
这与前一天同一时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这个占地225亩、拥有4000余个停车位的广阔场地,仅有五分之一的车位上有车辆。
这一变化预示着,曾经因今夏“扎胎”事件而饱受质疑的白洋淀景区,正在逐步恢复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2025年10月1日正午时分,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游客的私家车,仅占了停车位的约五分之一。(王子瑞摄)
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位于白洋淀大道和旅游西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旅游设施。它不仅提供4000余个停车位,还配备了电动车充电桩等现代化设施。
从停车场到景区码头约5公里的距离,景区提供免费旅游快线公交车接驳服务。
在国庆长假的第一天,这个庞大停车场的空旷程度令人不禁联想到白洋淀今夏遭遇的旅游低谷。
2025年10月2日正午时分,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游客的私家车,占了停车位的差不多一半。(王子瑞摄)
而第二天中午停车位使用率从20%上升到约50%,虽然仍未达到饱和状态,但确实显示出游客信心的初步恢复。
今年夏天,白洋淀旅游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声誉危机。7月份,多位游客反映在白洋淀景区外围的乡村民用码头遭遇车辆被扎胎的情况。
这一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有网友甚至将白洋淀调侃为“河北索马里”。
事件发生后,安新县相关负责人迅速回应,承认当地在旅游管理和服务上存在不足。官方调查显示,扎胎事件发生在距离正式景区20余公里外的一个乡村民用码头。
一名船工因游客拒绝乘船而扎破了游客车胎。
这一事件暴露了白洋淀旅游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包括拉客争客、码头和船只管理不规范、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等。
2025年10月2日正午时分,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游客的私家车,占了停车位的差不多一半。(王子瑞摄)
白洋淀旅游的初步回暖与河北整体旅游趋势相吻合。根据美团旅行数据,2025年国庆期间,河北文旅订单量增速达到51%,五星酒店订单人次同比增速达到53%。
数据还显示,国庆期间选择到河北旅游的异地游客主要来自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长春、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大连、上海等地。
在旅游模式上,深度游、县域旅游成为新趋势,河北的昌黎县、固安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肃宁县等县域旅游目的地搜索热度持续上涨。
2025年10月2日正午时分,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游客的私家车,占了停车位的差不多一半。(王子瑞摄)
尽管白洋淀景区在国庆长假第二天出现了游客增加的积极信号,但要完全恢复游客信任,仍面临挑战。
在7月“扎胎”事件后,有游客直言不讳地指出:“不去码头坐船,当地船工就祸害你”。
改变这类固有印象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时间。
2025年10月2日正午时分,白洋淀景区集散中心游客的私家车,占了停车位的差不多一半。(王子瑞摄)
停车场车辆的增加是一个微小但积极的信号,表明白洋淀正努力从“扎胎”阴霾中走出,重新赢得游客的青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