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莒县莒国古城,首店经济成为特色,吸引游客消费;来到青岛上街里,历史街区的红瓦绿树与爵士酒吧奇妙共存,吸引着追求品质与情调的年轻人群;在淄博红叶柿岩,山水间灯火璀璨,《奇幻聊斋》演出生动诠释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国庆中秋假期,山东的夜色被点燃,一幅流光溢彩的“夜经济图卷”正徐徐展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消费结构升级,夜经济已成为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山东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如何点亮“夜的黑”?
首店经济让传统商圈实现“逆生长”
提到夜经济很多人会联想到夜市、步行街。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子、济南的芙蓉街等都属于当地著名的夜市和步行街,每年吸引大量城市居民和游客前往消费。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夜市与步行街越来越多,夜市、步行街渐渐同质化。产品千篇一律、商店重复率高成为消费者集中抱怨的问题,进而诞生出对于消费业态创新的需求。
美团研究院在今年七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新鲜度正在成为消费的“基础信任货币”,对此,消费者愿意多支付20%的费用。
“有新鲜东西老百姓还是想出来看的。”莒国古城招商服务中心主管张仁俊介绍,古城小吃街曾面临吸引度不高等问题。今年9月小吃街开始新一轮招商改造,对全国知名但是首次落地莒县,或是在周边地区属于首家店的品牌,会给予更多优惠政策。目前小吃街已按新标准重新招商了16家店铺,其中区域首店不在少数。
从全国看,像莒县莒国古城这样以首店经济作为引流手段的夜市街区不在少数。以成都春熙路商圈为例,作为成都的传统商业中心,目前已聚集了各类首店600余家,带动年过“百岁”的传统商圈实现“逆生长”,2024年客流量突破2亿人次,商业营收近千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世林认为,首店经济等创新型消费业态已成为带动城市消费的重要手段。山东常住人口过亿,拥有县级政区136个,发展夜间经济应该从县、市、区等基层抓起,充分发挥首店、首发经济对于消费的带动作用,推动全省夜经济更好发展。
创新场景,老街区成新顶流
微醺胜于买醉,拼酒不如品酒。在青岛市太兴里街区,“微醺街区”这一概念,为这个百年老牌文化街区带来新的夜经济发展动能。
10月2日晚8点,青岛市民周义和同伴来到太兴里街区带嗨静音酒吧,该酒吧环境与其他酒吧别无二致,但大部分客人头上都戴着耳机。“这种模式叫Silent Disco,起源于荷兰,适合喜欢去酒吧但又不喜欢吵闹的人。”周义说,自己几乎每个周末晚上都会到太兴里“微醺街区”休闲消费,身边同龄人喜欢“微醺街区”的也不少。
太兴里运营方负责人张雅男介绍,目前,太兴里重点布局日咖夜酒等业态,培育“啤酒微醺主题街区”,现已聚集包括带嗨静音酒吧、大波浪酒吧、山茶花酒吧、野馄饨一号店、绛雪青岚饮品店、波螺油子等在内的30多家特色项目。在重要节庆活动期间,太兴里下沉广场还举办演出活动,吸引年轻人休闲娱乐。据统计,太兴里在青岛啤酒节期间接待客流量约40万人次,街区总营业额超过200万元。
“一二一,上街里,看喜剧!”近日,2025年里院喜剧节在青岛老城区上街里举办,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青岛老城历史韵味与多元喜剧艺术深度融合的文化盛宴。“看场戏、逛条街、住几晚、吃大餐”,里院喜剧节还将热度持续转化为消费动能,为商圈带来消费流量。喜剧节期间,该区域共接待游客247.88万人次,日均24.79万人次。
在全国层面,像青岛上街里这样将新概念融入旧街区,推动消费场景创新的案例也不在少数。例如位于广州荔湾区恩宁路的永庆坊,将街区传统的骑楼和创意文化、特色美食等新业态相融合,带动老街区成新顶流,2024年客流量高达2000万人次。
“文体旅+”将大流量转化成硬增量
要问这个夏天什么最火?“苏超”一定榜上有名。
在“苏超”带来的巨大流量撬动下,江苏省内消费也实现了新的增长。报告显示,95.9%的现场观众因观赛带动了门票之外的消费,“苏超”已成为撬动城市消费活力的强力引擎。
从全国范围看,推动“文体旅+”发展吸引流量,进而提振消费,已成为发展夜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江苏省今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提出要努力将大“流量”转化成硬“增量”。辽宁省今年也出台《辽宁省文体旅融合提振消费的若干举措》,同样提出要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大“流量”转化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增量”。
在山东,“文体旅+”带来的“流量”正在推动夜经济的发展。
“山间灯光斑斓,水畔书卷蔓延展开,歌舞灵动蹁跹,‘小妖’齐齐出现,一时分不清是仙境还是人间。”10月1日晚,在淄博红叶柿岩景区上演的《奇幻聊斋》吸引了众多游客。
红叶柿岩景区相关负责人李鹏介绍,《奇幻聊斋》是红叶柿岩景区与开心麻花团队共同打造的沉浸式驻场旅游演艺作品,于2025年4月26日开启常态化运营。截至9月29日,已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景区游客及营收同比增长10%。
发展夜间经济,提振消费市场。近日,山东发布《关于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放大票根经济,深挖夜间经济潜力,布局房车露营、低空旅游,培育“跟着赛事、演唱会、微短剧去旅游”业态等具体举措。从创新业态,到创新场景,再到“文体旅+”发展,山东正从多角度发力,撬动夜间消费。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