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去哪儿?贵州黔南已备好新奇好玩的精彩活动与喜迎八方游客。
在这里,有着传统与创新的相互交融——荔波小七孔如今添新趣,酷玩森林体验悬崖咖啡、丛林探险,地心洞穴中享用特色火锅,感受洞内洞外约15摄氏度的“冰火两重天”奇妙体验;
在这里,更有历史红色文化的深度体验——瓮安猴场会议会址感受红色基因,三都“贵州村马”赛事、马尾绣制作领略水族文化。
此外,平塘“中国天眼”的宇宙探秘,平塘特大桥的文旅景观与科技魅力,罗甸大小井的碧波荡漾让你应享尽享……
国庆长假期间,贵州日报黔南记者站将策划推出【山水黔南多奇幻】系列报道,以文字+图片+短视频形式,展现黔南这段跨越民族、时空与自然的奇幻之旅。

篝火晚会引来众多游客观看
“参与篝火晚会,才算真的到草原!”10月4日晚上,龙里大草原游客集散中心前,清亮的迎客歌随着秋风飘远,火红的焰火映照着每一位客人,来自湖南的游客程芳丽和闺蜜正举着手机记录这热闹场景。这是她第一次来贵州,“原本只想看草原,没想到还能参与跳竹竿舞、看民族婚典,太惊喜了!”

夜晚的民族婚典
当天,龙里大草原“贵州・村节”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从核心体验区的“村席”到流动体验带的茶驿歌驿、夜晚的音乐节,处处洋溢着节日热闹的氛围。

民族婚典成为新亮点
美丽的大草原上,午后和傍晚各一场“草原婚典・马上传奇”成了最吸睛的亮点。身着民族盛装的“新娘”骑在白马上,“新郎”带着伴郎们吹着芦笙巡游,沿途游客纷纷加入队伍,来自广东的吴星云还临时客串了“伴娘”。“第一次穿这么华丽的民族服饰,跟着队伍对歌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融入了这里的文化。”吴星云拿着刚拍的照片,兴奋地和家人视频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客人在体验民族“村席”
傍晚时分,流动体验带的徒步打卡点仍热闹不减。来自重庆的张佳慧牵着儿子的手,参加吃“村席”。她说,“平时工作忙,难得有机会带孩子亲近自然,这次来大草原上吃贵州民族美食,别有一番风味。”张佳慧看着儿子大快朵颐,眼里满是笑意。而不远处的星空露营地,工作人员已支起幕布,当晚的“星空电影夜”将在这里上演民族题材影片。

龙里大草原一角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看草原,更要让他们‘懂’草原。”龙里大草原景区草原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明锋介绍,此次“村节”活动联动了周边3个特色村寨、2家果园和4个手工艺合作社,形成“草原核心+卫星村寨”的体验网络。他说,“从清晨的民歌对唱到夜晚的星空露营,从‘村席’美食到季节性牧场体验,我们希望用有温度的体验,让龙里草原成为都市人近郊微度假的首选地,也让‘黔品出山’和民族文化走得更远。”

夜晚音乐节是年轻的人最爱
据悉,这是龙里大草原首次引进“贵州·村节”活动,旨在将“龙里草原·村节万象”,打造成一个文化有深度、体验有温度、产业有活力、乡村有未来的综合性平台,让龙里大草原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沃土、产业兴旺的高地、人才回归的热土和全民共享的家园。

在龙里大草原的游客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芦笙声与游客的欢笑声交织。这个国庆节,龙里大草原正以“村节”为媒,让民族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生机,也为龙里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荣华
编辑 何广
二审 虞思滔
三审 张发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