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一天迎客5万人,超两万人夜游江夏里……国庆中秋长假第三天,武汉文旅“火力全开”,各大景点迎来客流高峰。“文旅+”新产品点燃游客出游热情,为文旅经济注入强劲新动能。
武汉园博园。通讯员鄂文旅供图
作为城市文旅地标,黄鹤楼人气持续暴涨,10月2日一天迎客3万人;10月3日全天接待游客5.02万人次,达到峰值。登楼观江、诗词打卡成为主流体验,夜间灯光秀一票难求。在黄鹤楼东广场,每天常态加入了汉剧演出,国庆期间植入“春晚同款的凤舞九天表演”,各种新演艺、新玩法的推出,勾连起延续千年的文脉,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慕名而来。
新产品与夜经济活力迸发。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全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792.78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1.98%,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72.44%(出租客房数/可出租客房数),较2024年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同比增长6.98个百分点。全省60余个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精心策划260余场夜游活动,涵盖音乐会、国潮秀、烟花秀等多种形式。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光谷步行街延长营业时间,通过国潮快闪、街头艺术表演吸引市民游客驻足。武汉花博汇叠加彝族火把节、篝火晚会,夜间客流量占比达55%,热闹氛围持续升温。
风娃古寨。通讯员鄂文旅供图
热闹场景也引来央视关注。10月2日,江夏里武汉老码头因夜游新玩法登上央视新闻《新闻直播间》节目,非遗民俗融合夜市烟火点亮夜空,成为吸引游客、拉动消费的新亮点。国庆期间,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推出“星空民谣音乐季”及“月满码头·千灯共愿”中秋主题活动,通过音乐演艺、民俗体验与美食市集相结合,单日接待客流人数突破2.2万。
“文博热”持续升温。国庆长假首日,2.6万游客涌入湖北省博物馆,在其强劲带动下,全省各大考古遗址公园与博物院人气飙升,“遗址热”远超预期,各类特色展览与沉浸式活动让游客深度感受历史文化魅力。假期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精心打造的“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备受青睐。该展览汇聚长江沿线9个省份37家文博单位的160件(套)文物精品,全方位呈现长江文明的璀璨历程,首日便吸引游客10000余人次,成为游客触摸长江文化脉络的热门打卡地。“博物馆奇妙夜”模式随之开启,湖北省博物馆延长开放至21:30,并推出夜间编钟演奏专场,让游客在夜色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红色旅游景区迎来客流高峰。武汉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辛亥革命博物院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历史情景剧等形式增强体验感,单日接待量均超10000人次。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通讯员鄂文旅供图
节日里,各景区争相推出“文旅+”创新产品,吸引了不少客流。武汉野生动物王国打造的“潮流动物嘉年华”巡游,以AI机器狗与巨型动物木偶的新奇组合吸引大批游客,景区二次消费额同比翻倍。武汉大余湾景区将非遗皮影、编钟演奏等活动融入古村场景,连续三年登上央视的“晒秋节”。武汉园博园开启“高空奇境 国韵中华”游园会,飘色、药发木偶、傩戏、高空杂技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精彩呈现,数万游客尽情欣赏中华非遗瑰宝的“美轮美奂”。新洲凤娃古寨景区精心打造的国风游园会凭借鲜明的文化特色与丰富的体验内容,赢得广大游客的高度青睐。
(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通讯员鄂文旅 武文旅)
【罗田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